東日本大地震之後,積極的日本企業以「永續」作為商業策略,其核心價值是「人」。台灣的好壞也都在人,日本羨慕我們的開放與活力,如何將之轉變為籌碼?值得深思。
日期:2018-12-19
櫻桃小丸子最近很「台」! 親切的台語配音,吸引許多人到教育部網站「看卡通」,背後的推手是台中教育大學台文系助理教授與助理,靠著一通通電話,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
日期:2018-12-12
雖然企業會調薪,但是減少正職人數、增加錄用非典型就業人數,就會讓更多上班族失去保障性,以及享受福利,結果是低薪化。
日期:2018-12-07
台灣美食不計其數,尤其鍋物深受民眾喜愛,不管是日式味噌鍋、螃蟹麻辣鍋還是美肌酒粕鍋,全台各地的特色鍋物令人垂涎三尺。春節連假登場,火鍋懶人包提供各種限定口味作為暖心參考,立刻約上親朋好友吃鍋去!
日期:2018-12-07
12月1日,中美兩國於G20峰會達成協議,約定雙方暫時進入 90天內的停火談判期;其中,美國宣佈暫緩原定在明年1月1日提高的關稅,而中國則承諾從美國購買大批農工業及能源商品,以縮減兩國貿易逆差。
日期:2018-12-05
今年十月出爐的監察院糾正案文直指,台灣一年粗估有三百五十萬件麻醉病例,不是在專科醫師或受過訓練的人員監督下執行。而健保每年近七千億元的大餅,供養著各式醫療需求,但每年四%的醫療支出成長率,讓健保永遠入不敷出。一次復健、一場心理治療,收益相對低,這些科別被視為「賠錢貨」。醫院為平衡收支,一邊管控聘雇人數,一邊限制治療內容,麻醉專科醫師一人顧五台刀已是尋常,醫療風險居高不下,醫師為求生存,只能離開醫院另謀生路。
日期:2018-11-28
韓國瑜一句「貨出去、人進來、發大財」拚經濟口號,成功撩撥底層民心,入主高雄;這可能是台灣經濟路線發生巨變的起點,也是走向全球化,或融入中國最重要的轉捩點。
日期:2018-11-28
經濟部於11月15日起,連續三天結合媒體合作夥伴-數位時代媒體群,於臺北花博園區共同辦理「2018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以創育加速.鏈結未來為主題,鏈結在地、國際、未來三大軸向,邀請國內外育成加速器重量級講師、在地創生企業主和國內外新創企業的頂尖好手,分享成功經驗,展現我國新創及中小企業豐沛創新能量。
日期:2018-11-26
一九四三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統計學者跳脫文字思考模式,靠著一張圖,挽救無數飛行員免於犧牲;借助圖像來思考,會幫助我們看到沒有察覺的盲點。
日期:2018-11-21
「日本沒有移民政策」的回應也隱含著:政府沒有要積極處理目前或是未來生活在日本的外國人/具有外國文化背景的日本人在各個層面可能遇到的問題,不論對象是高度人才還是單純勞動者。
日期:2018-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