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甲:「你剛出去玩回來喔?你去哪裡?」某乙:「日本。你呢?你下個月要出去玩,去哪裡玩?」某甲:「日本。」上述的場景大家應該不陌生,身邊如果有人剛旅遊回來、正在旅遊,或是即將去旅遊,很可能他的旅行地就是日本。便宜的日圓、只要4小時以內的飛行時間,又好吃、又好買、又好玩的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台灣觀光客的海外旅遊首選地;部分更高階的玩家,甚至已經在日本主要城市買房,把日本當自家的後花園,但…你房子都買了,請問你日股買了沒?
日期:2025-01-02
(今周刊1460)尹錫悅自殺式的戒嚴令,得罪了重要美日盟友,也重創了「美日韓三邊聯盟架構」。朝鮮半島風險暴增,威脅台海安全,卻又帶給台灣再次擴張的歷史機運。
日期:2024-12-11
北韓在10月15日中午炸毀連接兩韓的京義線與東海線鐵公路,切雙方陸路交通。南韓16反制,在軍事分界線以南開火回擊,南北韓緊張局勢看似一觸即發。
日期:2024-10-16
(今周刊1451)九月底,中國政府推出的救市政策力道之猛,出乎市場預期。然而,這帖猛藥的效果究竟如何?「華爾街中國通」羅奇為讀者深入解析。
日期:2024-10-09
8月底,我到日本東京參與台日半導體科技論壇,雙方出席代表人分別是台灣的經濟部長郭智輝及日本眾議員甘利明,我在這場論壇中也發表一場演講,提出台灣與日本未來可以在台積電熊本JASM廠的基礎上,再強化未來三個新的合作方向。
日期:2024-09-11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涉入的「京華城案」延燒多日,北檢因考量有柯等人滅證之虞,在上週六(8/31)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羈押禁見,引發外界譁然,如今,台北地院週一(9/2)凌晨3時許將柯文哲裁定無保請回,事件急遽反轉再度跌破眾人眼鏡。在柯文哲離開法院後,向外界強調「自己擔任市長時,並不知道京華城容積率達到840%」一事,也感謝法官扛住最後壓力。針對柯文哲連日涉入司法案件,是否會重創柯個人或民眾黨形象,日本學者、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小笠原欣幸也分析事件後的影響。
日期:2024-09-02
總統賴清德周三(8/21)出席凱達格蘭論壇時提到,過去幾年來,威權主義的擴張,愈來愈具有侵略性。他舉例,俄羅斯隊烏克蘭發動戰爭、北韓威脅東北亞區域和平穩定、中東地區出現戰火,中國對周邊國家軍事恫嚇。賴總統接著列舉,中國發動混合戰,透過網路攻擊、認知作戰、假訊息、政治干預等手段,對各國進行滲透,並且試圖影響台灣和其他國家選舉;不僅如此,他也直言中國將貿易武器化,對台灣等國施壓、恐嚇。因此,賴總統重申台灣會無畏無懼、肩負起責任,他也會積極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包括強化國防力量、建構經濟安全、和民主國家強化夥伴關係以及穩定而有原則的兩岸關係領導能力,以維台海和平穩定。
日期:2024-08-21
中華民國第十六任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週一(5/20)上午宣誓就職,賴清德於就職演說中,以「打造民主和平繁榮的台灣」為題,向中國釋出善意。他指出,希望中國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尊重台灣人民的選擇,拿出誠意,和台灣民選合法的政府,在對等、尊嚴的原則下,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以先從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開始,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賴清德也向國人喊話,「我們有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在中國尚未放棄武力犯台之下,國人應該了解:即使全盤接受中國的主張,放棄主權,中國併吞台灣的企圖並不會消失。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威脅滲透,必須展現守護國家的決心,提升全民保家衛國的意識,健全國安法制。賴清德呼籲中國,停止對台灣文攻武嚇,一起和台灣承擔全球的責任,致力於維持台海及區域的和平穩定,確保全球免於戰爭的恐懼。
日期:2024-05-20
渡邊哲也著作等身,以精準預測雷曼兄弟破產事件與歐洲經濟危機聞名,對台灣與全球局勢也有深刻觀察。值此全球政經與產業劇烈變革之際,本刊獨家專訪渡邊,與讀者分享在他經濟「水晶球」下的日本及亞洲未來新局。
日期:2024-03-06
大權獨攬、宛如「無冕之皇」再世的習近平,對中國來說究竟是危機還是轉機?要了解未來的中國與全球局勢,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專家宋國誠教授的著作《失速中國》,從四大面向深入解剖習近平的「中國症狀」,以廣闊的國際視野出發,並以台灣人的角度為主體,一窺恐致中國失控、全球遭殃的燃點。
日期:2024-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