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日子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日子共有4377項結果
國際總經

1965年來11次升息週期,僅3次沒能軟著陸...陶冬:軟著陸不難達成?這次得要「這樣看」

股市動盪在上周繼續著,富時全球股市指數連續第7周下挫,時間之長已比雷曼危機最壞的時候了。納斯達克從最高點已經跌掉7.6兆美元,S&P500險守20%熊市線,但是未來取決於美國通膨前景和聯準會政策。

日期:2022-05-15

最新觀點

習慣閃躲別人的稱讚?放下謙虛,坦然接受別人的讚美,你將擁有完美的人際關係

「別人一誇讚我,一旁的他就要吐槽!」明明愛意濃烈的兩個人卻能吵到厭惡彼此,我倒抽一口氣,急著想幫忙澄清,只因這誤會我太熟悉。

日期:2022-05-15

國際總經

利率要升到5%以上才可能壓制通膨! 老謝:金融市場恐怕綿延跌勢

萬物齊漲,所有資產都下跌的時代昨天美國公佈4月CPI8.3%,這個數字比3月的8.5%少一些,但比市場預期仍高出許多,本來預期反彈的美股又殺了一波。為了壓制通膨,美國聯準會採取最激烈的手段,前聯準會官員喊話說,利率要升到5%以上才可能壓制通膨,如果是這樣,金融市場恐怕綿延跌勢。

日期:2022-05-13

台股

台股跌破萬六!20檔持股全套牢還在問「XX能否抱波段」...空頭時散戶最常犯的7種錯誤

20220512編按:台股今年從高點逾18500點向下修正至今15616點。「多頭時期不做空,空頭時期不做多」是高手都知道的鐵則,但是新手常常不懂得什麼是「放空」。其實,股市是有多、有空的。但是,新手往往只會做單邊——低買,然後高賣。除此之外,從未做過「空」。一旦碰上空頭,總是哀鴻遍野。

日期:2022-05-12

全台防疫報導

作戰2年多,你們永遠會被記得!陳時中護師節感性道謝,總統籲國人「做對這事」就是對醫護最大貢獻

今(5/12)日是國際護師節,隨著台灣本土確診人數攀升,醫療壓力越來越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付出,並喊話「在這關鍵一役,你們的精神會被記得」。總統蔡英文也在臉書上向防疫人員致敬,也向國人喊話,輕症或無症狀的人不要去急診,「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把醫療資源留給最需要的人」。

日期:2022-05-12

話題人物

阻撓中國、教廷的老腰桿子 「大炮樞機」陳日君

編按:香港警方在5/10、5/11以「勾結外國勢力」罪名,拘捕歌手何韻詩、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立法會前議員吳靄儀及前嶺南大學學者許寶強等人,美國白宮、國務院、梵蒂岡都相繼表示關切,4人已在深夜獲准保釋。根據港媒報導,警方10日在機場拘捕「612人道支援基金」信託人之一的許寶強,雖然該基金已解散且停止運作,但稱他違反港區國安法,11日警方則擴大拘捕陳日君、何韻詩及吳靄儀。陳日君深夜獲保釋,離開警署時沒有發言,而教廷也發布簡短聲明表示,正密切關注情勢發展。華爾街日報報導,此舉可能危及北京和梵蒂岡之間有爭議的和解。---------------------------------------------------------------------------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從樞機主教職位榮退十年了,然而他退休日子,並不恬適平靜。面對中國政權把手伸入香港教會、梵蒂岡教廷向中國靠攏⋯⋯,86歲的他挺直腰桿,數度發言炮轟。他是教士,也是鬥士。(原文刊載於2018/3/28,更新時間為2022/5/12)

日期:2022-05-12

職場

WFH讓工作跟生活混在一起!她分享居家上班「五個技巧」:疫情訊息兩個時段看就好

因為疫情的關係,許多公司開始執行分流、居家上班!對此,YouTube頻道​《我是溫蒂》分享在家工作的「五個技巧」,讓你在家工作也能維持超高效率。

日期:2022-05-12

理財

「等我察覺時,信用卡貸款的金額已高達60多萬...」從30歲案例看:普通人如何墜入負債地獄

即使我們極力避免浪費,但是現在社會上,到處都充斥著刺激欲望、讓理性麻木的外在因子。而且,購物如此方便,即使手頭沒有現金,也可以先使用信用卡簽帳,再事後付款,購物的難度大幅降低。

日期:2022-05-11

退休

「兒女每月押著父母來領退休俸…」郵局櫃台看盡軍公教悲劇:老來最難防的賊,不是別人,而是兒女

早上門鈴響了,按得很輕,一下子停了,聽得出來按的人有些客氣。隔著鐵門一看,是個約莫80歲的老太太,卻想不起來是誰。老太太介紹自己住五樓,很少下樓,想請我幫個忙,陪她到郵局一趟。

日期:2022-05-11

國際總經

把脈香江》知名「被離職」分析師羅家聰直指中、港隱憂 中國樓、債泡沫將破 香港恐陷兩年衰退期

從去年農曆年後至新曆年底,港股與全球逆行「跌足全年」,其實反映的是香港經濟衰弱。未來,中、港經濟仍須面對升息、美元轉強帶來的樓、債市泡沫化,以及資金外流危機。

日期: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