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既然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既然共有4293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100元快篩試劑自己篩!AZ疫苗混打更好?《台灣家庭在德國》實拍如何擺脫封城困境

國內本土群聚感染未見趨緩,而國際上有許多國家都已經歷了疫情大爆發、封城後解封,又封城又解封的歷程;看看國外應對疫情的方法,或許也可以當成我們的參考與借鏡。YouTube頻道《台灣家庭在德國Taiwanese family in Germany》的Sophia,自拍影片與外界分享,自己身處在疫情之下的德國生活日常,影片中談到快篩試劑普遍化的使用、疫苗護照、疫苗是否可以混打等相關問題。

日期:2021-06-08

大盤解析

【麥克連】20210607盤勢分析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

日期:2021-06-07

全台防疫報導

北市接種新冠疫苗免費! 柯P「每間醫院掛號費不同,製造困擾」

台北市疫情仍嚴峻,不過對於「鄰居」新北市醫療量能亮燈,台北市長柯文哲也伸出援手讓確診病患轉往北市就醫,但被問到是否要像其他縣市設置大型疫苗接種站,柯文哲快語表示「沒那麼多疫苗弄一個那麼大地方要幹嘛」;而他更針對民眾接種疫苗部分,霸氣宣布台北市之後接種新冠疫苗免費!

日期:2021-06-05

職場

不想和同事或主管應酬,你敢說「跟你喝酒沒意義」這種實話嗎?

沒有意義的事情累積起來就會變得有意義我不打算對他如此說教。我會用行動告訴他,聽前輩自吹自擂,對前輩而言可是很有意義的。

日期:2021-06-04

房地產

3年前買1350萬預售屋,沒想到才交屋,疫情來、工作丟...從一個導遊案例看「疫情下最危險的人」

「看好了!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在2週內解除3級」,看來這來自網友們、正能量式自我激勵的梗圖破功了,疫情3級警戒已經延長到6月14日,近期交易已是急凍的房市,會不會真的出現拋售潮呢?有沒有機會撿便宜貨呢?現在那些「別人恐懼我貪婪」的房市禿鷹們已是虎視眈眈地在看呢!

日期:2021-06-04

房地產

仲介口中的「能照到太陽」指的竟是浴室的小窗戶...韓國32歲蟻居青年:我只需要「撐到」找到好工作

對外縣市的青年來說,首爾是機會與希望之城,若不離開故鄉,他們便沒有就學、就業的機會。

日期:2021-06-04

政治社會

攤商送肉、房東免租,疫情害收入減8成他卻感到更溫暖...一個台灣女婿嘆:中國都沒見過的,我卻在台灣都看到了

他是楊波,46歲,5年前認識了台灣女孩,女孩成了老婆,他靠著臉皮厚把太太娶到手,「我太太對我一開始沒意思,我對他一見鍾情,男生嘛就臉皮厚,我就追啊,我們就結婚了。」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狼性消失?中國年輕人信奉「躺平即正義」:不想跪著掙錢,只好躺平,我就是不消費不買樓怎樣?

每次,當我們跟「牆內」的小粉紅罵戰,除了「你媽死了」就會被罵「廢青」…那到底牆內的年輕人有多勤奮呢?

日期:2021-06-01

政治社會

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分析,中國對台資訊攻擊模式的演變與趨勢。

日期:2021-05-31

政治社會

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編按:發生於2018年9月的「關西機場事件」,起因於境外(中國)網路的一則虛假訊息,經由中國網媒傳到台灣的社群網路,再經由本地主流媒體推波助瀾,終於引發全民關注與議論。使得這起原本只是一次遠在日本的風災造成部份台灣旅客受困機場的事件,最後竟演化成一場充斥著「官/民」、「朝/野」甚至「中/台」對立矛盾情緒的「政治風暴」?更不幸的是,此事件還意外造成我國折損了一位優秀的外交官員。毫無疑問地,對台灣社會而言,關西機場事件是個不幸的悲劇——在這場風暴中,人與人之間失去了互信基礎、不同意識形態者彼此溝通變得不可能?無論官/民、朝/野、媒體/閱聽人…沒有人是「贏家」!但若要問:到底是誰愚弄了我們?誰是這起事件的「加害人」?誰應該為此負責…在整個社會尚未對此事件有充分認知、全面討論、形成共識前,這些追究,恐又將陷入另一場爭論?事件發生至今(2021年)已經兩年半,雖然台灣政府與民間,都因此對「假新聞」議題有了更多的關注、討論與行動。但我們也注意到,就關西機場事件所透露出的警訊、與呈現的意義,整個台灣社會(包括政府與民間)似乎仍因著各自不同立場(利益糾葛),而欠缺一種誠實面對問題的態度、或一次深入而廣泛的省思?以致於在此事件後(例如,2020年的總統大選、新冠肺炎疫情…)類似的虛假訊息,依然程度不一地流竄全台、擾亂社會?特別是,本事件中最應該要勇於面對的台灣新聞媒體,在事件過後至今,不僅鮮少公開向閱聽大眾說明自己在此事件所應扮演的角色(有無失職)?更遑論對此事件做出較深入的後續(影響與省思)報導?本地的新聞媒體或許礙於「涉己事務」的新聞自律規範,而不便對自身或同業多作批判?但相較於公共利益(亦即公眾知的權利有無被誤導?)的把關,媒體理應更要有「捨我其誰」的擔當。「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由今周刊及幸福綠光出版社、台大法律學院校友會主辦,常在法律文教基金會協辦,總統府資政蕭新煌教授擔任座談主席,邀請臺灣事實查核中胡元輝教授、台灣民主實驗室沈伯洋助理教授、通傳會委林麗雲教授、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等各界碩彥進行座談,提出寶貴見解,期冀有助於釐清以上問題,也有助於台灣社會認真看待關西機場事件及後來、未來的類似現象!以下整理「關西機場事件總檢討」座談會中,臺灣事實查核中心胡元輝教授提出寶貴見解,從事實查核看假訊息的民主挑戰。

日期:202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