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旅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旅客共有2402項結果
全台防疫報導

歐盟取消台灣旅遊限制!官方推特罕見秀中華民國國旗

歐盟準備在夏季重啟邊境,以便在暑假期間恢復國際旅遊,而歐盟18日初步宣布安全旅遊名單,台灣也名列其中,官方推特更罕見秀出中華民國國旗。

日期:2021-06-19

美食旅遊

防疫宅在家點餐竟然可以賺「免費」住宿!煙波集團跨館推出「訂餐盒集點活動」天天點餐天天換

暑假乖乖居家抗疫,不能出去玩但能先賺「免費」住宿!煙波集團跨館祭出外帶美食集點換住宿、餐卷,消費滿200元即贈1點,還能跨館累積,不只能兌換坐擁山海美景的「煙波花蓮太魯閣」,還有多種住宿,豪華餐卷,趕緊來儲備·疫後小旅行。

日期:2021-06-18

全台防疫報導

淡水驚現「諾富特翻版」! 新北市府:已罰款50萬元、勒令停業 並移送檢調

新北市淡水區驚傳桃園諾富特飯店染疫破口的翻版!淡水「蘊泉庄」雖申請做為防疫旅館,卻違規接待一般旅客,讓住客暴露在風險中卻不自知。對此新北市觀光旅遊局回應,「已罰50萬、解除防疫旅館資格,並勒令業者暫停營業等候調查」。

日期:2021-06-17

國際總經

台灣列入遊歐白名單》沒打過疫苗可以去嗎? 還要隔離嗎? 關鍵問答一次看懂

在歐盟公布的最新一波「非必需性旅遊白名單國家」,台灣跟美國一樣名列其中,代表台灣遊客距離歐洲遊更接近了一步。不過,沒打過疫苗也可以去嗎?還需要被隔離嗎?本文讓你一次看懂關鍵問答。

日期:2021-06-17

焦點新聞

台灣再度領先中國 與美並列歐盟入境安全名單! 國人赴歐旅遊解禁又近了一步

歐盟外交官透露,歐盟27國會員國今(16)日已經同意,將台灣、美國等8國與地區列入安全旅行名單,成員國將逐步取消對台灣的「非必要旅行」限制,開放這些非歐盟會員國觀光客入境,但是各會員國仍可實施包括隔離在內等個別的入境防疫措施。

日期:2021-06-16

全台防疫報導

邊境爆料9成人員沒打疫苗!揭印度變種病毒危機 醫:鄭文燦和疾管署看到了

台大醫師施景中表示,指揮中心應該調整疫苗施打順序,優先讓第三類的邊際機場人員施打疫苗,且最好是選擇防護力較高的mRNA疫苗,「保護邊境人員,就是保護我們自己」要全力防範印度變種病毒。而醫師之後也分享,自己得到桃園市長鄭文燦和疾管署的回應,直言,「前一陣子,好像有一位前署長批評政府是『防疫獨裁』,就在今天,我感覺這絕不是事實。」

日期:2021-06-16

全台防疫報導

端午交通管制今晚21時啟動!匝道車流緊縮、紅燈變長 王國材盼體諒:確實要讓國人不方便

因應端午假期來臨,交通部祭出匝道管制且今晚21時就會啟動,避免國人南來北往的車流量過多,坦言「這樣的實施確實讓國人不方便」,因此呼籲國人盡量不要出門移動。至於今日本土新增286確診、24例死亡個案,陳時中表示,疫情看起來比上週來得少,但是一樣不能輕忽、隨時提高警覺。

日期:2021-06-11

政治社會

淡海輕軌結合醫療生技大廠提升為「抗病毒」等級 全台首創推出「防疫示範場域」

淡海輕軌自提升三級防疫等級起,為了保障乘客搭乘防疫安全,主要站體空間每小時加強清消一次,其餘車站及列車每2小時消毒一次、列車空調開啟「全外氣通風」及列車到站後由司機員主動開啟車門,此外,淡海輕軌更積極提出防疫作為,以「主動防護科技」應用為目標,與新北在地國際醫療生技大廠共同推出全台首創「防疫抗病毒示範場域」計劃。新北捷運公司表示,疫情期間民眾配合低度活動,但每日仍有基本通勤民眾,為打造更為安心的搭乘空間及場域,新北捷運積極尋找主動防疫科技,與新北在地科技廠商「NavJack」耐比傑國際及國際醫療大廠「美德醫療」共同合作,首創全台以「抗病毒科技」應用於輕軌車站及車廂,打造淡海輕軌紅樹林站為「防疫示範場域」;更打造首輛「輕軌防疫列車」,每小時整點由紅樹林站發車通往綠山線,希望讓有通勤需求的乘客能安心搭乘。

日期:2021-06-10

政治社會

「他和病毒抗爭到底,我只是送一程」火葬場工作30多年職員告白:面對大體這麼多年,他們不會害人

時序進入6月,國內新冠肺炎疫情仍處於相對高點,已邁入第4周的全國3級疫情警戒,不知何時才能除。在艱困的環境下,仍得有人冒著染疫風險,在第一線承擔維持社會運作的必要任務。《今周刊》透過3個故事,向那些在不同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們致敬。

日期:2021-06-09

焦點新聞

楊志良:不願溝通的嘴臉 錯失防疫時機

「當全世界都在做普篩時,我們政府不會覺得自己錯了嗎?」前行政院衛生署長楊志良1月曾預言疫情百日內爆發,當時遭親綠人士冷嘲熱諷,結果真的被他說中,對於政府始終不願下達普篩令他十分不解。在本土疫情持續嚴峻之際,針對指揮中心的防疫政策、疫苗採購等關鍵議題,曾主管全國公衛與防疫政策的楊志良接受本報專訪,並提出政策建言。

日期:2021-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