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內電動機車市場,幾乎全都是換電解決方案的天下。意外的是,光陽發表電動機車S7 Techno,採用的是「充換合一」,除了能透過換電站更換電池,還能利用一般家用插座或充電樁,直接替電池充電,「等於重新擁抱充電機制」。「我們不只要讓充電與換電合而為一,也讓台灣和全球市場合而為一。」柯勝峯說,電動機車目前僅有台灣採用換電系統,但海外有百倍大的電動機車市場等著去開拓,所以才會下定決心推動充換合一的機種。
日期:2024-05-15
台灣汽車市場近十年規模可以說是呈現穩定成長的趨勢,從2015年的42.1萬輛新車掛牌一路成長到2023年的47.7萬輛、成長幅度不容小覷!雖然期間有因為2018年的金融海嘯與2022年後疫情時代晶片缺料影響等小亂流稍微受挫,但車市規模不斷擴張依舊是顯而易見的發展方向。而跟車市規模不停成長一同出現的另一大現象,就是SUV休旅車的受歡迎程度了,SUV車型銷量占比從2015年僅有25%,2023年過半達到58%,持續蠶食著原本轎車市場的版圖區塊。入手休旅車好像已經成為了不需要太多思考就自動合理化的購車選項,但這真的是個講究追求個人特質、更注重聰明思考的現代人,應該要做的選項嗎?
日期:2024-05-02
(今周刊1428)在中國電動車強勢出海之下,不少分析認為,德國作為歐洲汽車產業的代表國家,或將成為未來直接面對衝擊的「海嘯第一排」。
日期:2024-04-30
(今周刊1428)過去一年,在內部經濟環境欠佳的背景下,談到中國經濟時,除了近年頻繁出現的房地產危機與消費不振外,總不時還會看到這麼幾個詞彙:出海、內捲、新三樣、新質生產力,以及產能過剩。究竟,在當前中國經濟的發展脈絡下,這些詞彙的意涵是什麼?回望過去一年,在外界一片高調的「唱衰聲」中,中國經濟又有哪些「變與不變」?《今周刊》一年一度的「兩岸三地一千大調查」,為您深度解析。
日期:2024-04-30
開雙B很帥,但很花錢!最近與喜歡雙B的好友聊車與投資,印象中他都是雙B代步,資產實力不弱,每月應該可以買不少張股票。出乎意料,他竟然每月無法有多餘的錢買一到兩張股票,因為他雖然月入約10萬,扣除房貸、家庭生活費,還有平均每月2萬的養車費用,幾乎打平,他就很羨慕我可以靠股票、ETF每月可以領到與他薪水差不多。
日期:2024-04-29
現今電動車的普及程度仍尚未追上燃油車,前者售價也明顯較高昂,不過,或許在養車成本上,電動車能為車主省下一些開銷。有外媒研究發現,若以養車十年為基準計算,特斯拉(Tesla)的養車費用最便宜,超越大家心中認為CP值最高的豐田(Toyota)車款。
日期:2024-04-26
功能型手機已經是時代的眼淚,毅嘉耗費十年終於脫離衰退泥淖,更成為全球汽車產業中的重要供應鏈,它,是怎麼辦到的?
日期:2024-04-24
特斯拉(Tesla Inc.)公布的第一季營收大衰退、年減幅創2012年以來新高,但2025年初將提前生產全新平價電動車、同時揭露多自駕計程車「Robotaxi」細節,盤後股價應聲飆高。
日期:2024-04-24
中華車(2204)周三(4/17)召開線上法說會,受惠新車上市受市場肯定,國產車銷量明顯提升,去年第4季單季每股獲利2.35元,全年每股單季獲利10.36元,均創下同期歷史新高。
日期:2024-04-18
小米首款電動車SU7開賣5天,下訂車主達10萬人,鎖單量逾4萬單,在大爆單之下,交車時間20周起跳,Max高配版甚至要等32周才能拿到車。陸媒報導,小米車廠目前每天產能不到300輛,工人透露並未要求加班;SU7陷入產能地獄,導致交車時間最長8個月,成了小米最頭痛的問題,沒想到「雷軍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
日期: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