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新北市衛生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新北市衛生局共有73項結果
焦點新聞

長者接種後猝死,大家好怕怕? 侯友宜:新北三天施打率52% 接種前有醫師幫評估

國內今(18)日新增187例本土病例、21例死亡,其中新北市新增76例本土病例仍是最多,但已連6天將確診數控制於2位數。針對近日頻傳長者施打AZ疫苗猝死,新北市長侯友宜下午於記者會中表示,這3天長者施打率平均約52%,仍呼籲長者進行施打。如施打前經醫師評估身體不適,可日後補打。

日期:2021-06-18

全台防疫報導

呼籲疫苗分配要先「守住雙北」 談國產疫苗如何贏得民眾信任 侯友宜這樣說…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9)日下午於防疫應變記者會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地區,就是雙北;因此,中央在疫苗分配、防疫上,要有「熱區部署」的戰略思考,「趕快守住疫情最中心、熱區的地方。」對於中研院院士陳培哲5月請辭國產疫苗審查委員一事,侯友宜強調,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讓更多專家、學者來檢視國產疫苗的保護力,絕對是贏得民眾信任的關鍵。

日期:2021-06-09

焦點新聞

沒有人是局外人!裕隆集團慷慨捐10輛防疫運輸專車

新冠肺炎持續升溫,今天新增474例(含校正回歸),其中新北市就有227例,是全台疫情最嚴峻的城市。好在有民間企業伸出援手,裕隆集團慷慨捐10輛防疫運輸專車、500萬的防疫物資提升新北市政府防疫資源,以行動支持防疫。

日期:2021-06-04

全台防疫報導

快篩陽性急速火化,一天後PCR檢驗「陰性」... 家屬傻眼憤怒:人都燒了能怎麼辦

新北市瑞芳區一名7旬老翁,日前突然在家中倒下送醫後不治,醫院隨即對老翁的遺體進行快篩呈陽性反應,由於台灣疫情正值緊張時刻,老翁家屬只好無奈同意緊急火化,不料,隔了一天卻收到PCR檢驗陰性證明,讓家屬心痛傻眼,當地龍山里長陳志強怒批新北市府根本「超前火化」,非常不尊重死者與家屬,情何以堪。

日期:2021-06-02

全台防疫報導

為升級實戰演練做準備!新北防疫熱區再+1 侯友宜盼市民配合這3件事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8)日於防疫記者會中表示,新北市新冠肺炎確診案例,累計已達2887人,疫情非常嚴峻、未見緩降趨勢,必須強化高風險熱區的防疫措施,因此,除原有的13區外,自明(29)日起,也會將蘆洲列為防疫熱區。

日期:2021-05-28

全台防疫報導

「全台最年輕死亡個案」! 新北土城36歲男確診隔日猝死 「確切死因」待釐清

新北市一名36歲男子於周一(5/24)前往醫院進行篩檢,周三(5/26)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昨(27)日被安排隔離,卻在凌晨4時許在家中呼吸急促且四肢癱軟無力,到院前已死亡。這也是此波疫情中最年輕的死亡個案。

日期:2021-05-28

全台防疫報導

「真正解方還是要有疫苗」…郭台銘捐2000組面罩給醫護,重申對疫苗三立場

由鴻海創辦人郭台銘主導,永齡基金會攜手夏普公司今(27)日宣布,捐贈2000組日本原裝夏普奈米蛾眼科技防護面罩,給雙北地區醫護。針對近期外界關注的疫苗議題,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今天上午受訪時,重申郭台銘立場說:「醫護壓力非常大,疫苗還是最終能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這件事不要有太多政治力干擾。」

日期:2021-05-27

焦點新聞

雙北同步延長停課! 柯P:日期與新北討論 侯友宜對解封機會「這樣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再公布新增本土確診案例為334例,256例校正回歸,總計595例。台北市長柯文哲下午在防疫記者會上表示,科學上來講,這波(疫情高峰期)是在5月28日,「要解封有困難,停課應該會延長」。但因雙北為首都生活圈,他將與新北市長侯友宜討論後再行公佈。無巧不巧,侯友宜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上最後一句話也有提到,「新北市會跟台北市同步」。

日期:2021-05-24

健康

三級警戒!全台8醫院淪陷 3家爆院內感染

本土疫情多點爆發,指揮中心統計,全台已有至少八家醫院出現確診個案,其中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北市某血液透析中心為院內感染,情況較嚴重,亞東醫院已累積十四例確診;此外,台大醫院、台北榮總、北市聯醫松德院區為非醫護人員確診,北醫附醫、三總松山分院則有醫護人員染疫。

日期:2021-05-20

政治社會

台灣關鍵14天戰疫》每位確診治療得花80 ~210萬元! 醫護不是超人 全民如何一起當抗疫英雄?

180、206、333、240,這是5月15日到18日每天增加的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數字,前副總統陳建仁口中「更聰明的病毒」,安靜而殘酷地摧毀了台灣引以自豪的+0防線。15日,雙北被迫進入了「第三級防疫警戒 」,這是個警訊,也是個考驗;15日算起的14天,正是能否控制疫情的關鍵,從指揮中心、醫療院所、物資防線和所有民眾,都繃起神經,準備咬緊牙關,挺過去。

日期: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