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台灣已有七家B型企業,家數僅次韓國、居亞洲第二,成長速度則居全亞洲之冠。《今周刊》精選其中三家老字號和新創公司,看它們如何用商業模式,改變社會。
日期:2016-04-14
《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全球賣出高票房,電影中的蝙蝠俠與超人,猶如企業端的「既有產品」,在面對全球商品差異化有限的困境下,如何走出勝局,值得深思。
日期:2016-04-07
過去三十年,凱文.凱利預測的趨勢一一成真;這一次,他預言,未來二十年,物聯網沒你想得那麼好,許多台灣高科技公司將消失,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才是最關鍵的兩大機會。
日期:2016-04-07
新創公司積極與消費社群對話,能將消費者的意見回饋供應商,開發產品更有效率;台灣紡織業上下游完備,又有人才,若能結合科技,將有機會成為國際一流品牌。
日期:2016-04-07
曾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的韓國,2012年財閥占GDP比重達到82%,但是社會分配不公的影響逐漸顯現,貧富所得差距在8年間,從5.57倍拉大到7.34倍。
日期:2016-03-31
優步(Uber) 的成功引發「類優步狂熱」,但是一年多後,經驗無法複製到其他服務,送餐、代客泊車等公司都玩不下去;今年的主流又回到硬體,大家再去追逐下一個夢想。
日期:2016-03-31
回答問題時,我們常害怕給錯答案,就會導致不好的下場,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扼殺了自由表達與想像力!
日期:2016-03-31
首爾最貴地段的江南區、一坪約百萬元台幣,有一條為紀念首爾與伊朗首都德黑蘭締結姊妹市而取名的「德黑蘭路(Teheran-ro)」,短短三.五公里,原本是大財閥如三星、現代等總部大樓的所在地,現在舊區卻注入新血,有了七家新創育成中心,匯聚創投、風險資本家,以及無數的新創公司,折射出韓國新創生態圈的蓬勃生機。
日期:2016-03-31
出口、GDP衰退;企業面臨紅潮衝擊;青年承受低薪壓力;這不只是台灣的痛處,也是韓國的困境。韓國總統朴槿惠3年前提出「創造經濟」政策,試圖糾正過去50年獨厚財閥的錯誤,替經濟與社會結構轉骨。《今周刊》跨海追蹤,一窺這個深陷危機的國家如何改變。
日期:2016-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