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魚,會是哪一種魚?身兼魚販與暢銷作家的林楷倫,在台中文學館常設二館「作家的房間」舉辦「偽魚販指南之魚占卜之家」特展,他結合20多年賣魚經歷與自身敏銳的觀察力,以魚的視角解析人的個性,饒富奇趣。
日期:2025-03-27
(今周刊1466-1467)台下坐滿了西洋臉孔,各色瞳孔都盯著台上黃皮膚的短髮女生,來自台灣的楊双子(本名楊若慈)看起來卻不緊張,她只深吸了一口氣,接著,就簡短卻語重心長地說出了一段話。
日期:2025-01-22
出版一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書有多難得?漫遊者文化總編輯李亞南透露,一輩子可能都輪不到一次!她能慧眼識英雄,來自深厚的閱讀經驗和選書功力。
日期:2024-11-06
從小到大,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沈伯洋一直都是菁英遊戲的勝出者,但終其一生,他的夢想都是能搗毀這場遊戲。於是,他完成了斲斷階級複製的直接實踐:收養一個女兒。
日期:2024-10-29
諾貝爾文學獎歷來百餘位獲獎者中,只有18位女性,韓江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韓國人,也是第一位亞洲女性。韓文過去被視為「邊緣語言」,在翻譯文學中並不突出,韓江得獎,讓人看見文學領域中的「韓流」,即將迎頭趕上。
日期:2024-10-16
編按:科學家們預測,不久的將來,石油、煤炭這些目前人們賴以維生的能源,都將被消耗殆盡。97%能源仰賴進口的台灣,卻有著不可多得的天然風場「台灣海峽」,每年造訪的東北季風不僅僅造就了新竹柿餅、炊粉、屏東的洋蔥等獨特的物產,如果能把這每年都能預測的穩定風力轉為電力,則是非常實際的電力挹注。隨著風場的漸進完工,矗立在台灣海峽上一支支高大的風機,已經成為台灣西岸無法忽視的新地景,每每看到這些或近或遠的龐然大物,不禁讓人好奇這些巨大風機是怎麼建造出來的?
日期:2024-10-14
2024年諾貝爾獎已揭曉3個科學獎項得獎人,第4個揭曉的文學獎得主已於中歐時間周四(10日)下午1時(台灣時間晚間7時)公布,南韓53歲女作家韓江(Han Kang)成為最新文學桂冠得主,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她「極具詩意的散文直面歷史創傷,揭露了人類生命的脆弱」。近幾年呼聲甚高的中國71歲作家殘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再度陪榜。
日期:2024-10-10
2024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中歐時間周二(8日)上午11時45分(台灣時間下午5時45分)揭曉,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家霍普菲爾德(John J. Hopfield)、生於英國的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學家辛頓(Geoffrey E. Hinton)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藉由人工神經網絡實現機器學習的基礎發現與發明。
日期:202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