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我們花更多時間在透過網路和價值觀相近虛擬社群交流,在無意間加強以價值觀為核心聚集的同溫層,我們的虛擬身份(臉書/Line/IG)在人際互動上的重要性也逐漸提昇,乃至於我們活在一個個以價值觀為核心、由網路構築的同溫層培養皿中。
日期:2018-12-14
作家鄭如晴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張瀛與二女兒張鈞甯兩人年齡相近,性格、志趣卻完全不同。身為這天南地北二人組的重要推手,鄭如晴如何扮演母親的角色?
日期:2018-10-22
一九九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徐太志發行第一張專輯,大人們給盡負面評語,卻是年輕人最愛。他的音樂是情緒出口、批判社會、關懷浪子,更帶動未來韓流,其成功原因在於打破成規。
日期:2018-09-12
公視自製教育戲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改編自原著作家吳曉樂的同名小說,描述教育制度綁架孩子及父母的社會現象,播出後引起廣大迴響,媽媽經特別專訪最終單元《必須過動》的三位編劇:夏康真、馬千代、費工怡,一同探討社會體制對家庭的壓迫,及其母親身分如何影響情節鋪陳,詮釋被壓得喘不過氣來的親子關係。
日期:2018-08-13
每個人都會走到人生低谷的時候,走投無路,退無可退,有的人會選擇坐困愁城,一籌莫展,有的人會選擇離開現狀,開創新局,而你是屬於哪一種?
日期:2018-08-09
中國招生、師資外移,台灣的大學教育面臨空前險境。本刊進行獨家調查,50位大學校長「會診」高教危機,他們的共同心聲是:高教困境並非只有外患、更有內憂;而《大學法》相關法令與教育部的重重限制,更綑綁了大學改革求活的彈性。
日期:2018-07-11
作為全球最大線上開放教學平台Cousera的熱門課程講師,曾經對數學一竅不通、到成為工程學博士,芭芭拉‧奧克利透過腦科學,幫助超過一八○萬讀者,理解大腦運作邏輯,找到自主學習的有效路徑。
日期:2018-05-24
二○二五年「非核家園」是否需要調整?政府能否建立「無條件基本收入」?在「小英總統與高中生面對面論壇」中,許多「高中生」提案未能登台簡報,但其實都存在著讓「大人們」進一步思考討論的價值。
日期:2018-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