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教職退休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教職退休共有14項結果
政治社會

雲林縣》小鎮分校智慧上身 兩年讓兩千多個孩子瘋科技

在《今周刊》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執行過程,我們看見許多在地永續好故事,將以系列報導陸續呈現。首站來到雲林縣,且看當地如何透過科技教育,縮小偏鄉孩子的數位落差。

日期:2024-11-06

退休

70歲退休老師哀傷:有自住房領終身俸,最後還是住養老院等死!50歲就該思考「老了要住哪」

上有老下有小,三明治族群該怎麼安排自己?

日期:2023-09-08

退休

從國中王牌數學老師,到申請教職退休當荒野全職志工...「年齡漸長的好處,就是可以做點理想事」

周遭很多朋友4、50歲時,工作、事業、家庭都好端端的情況下,卻突然出走,最絕決的是連根拔起地移民到國外,有的是轉換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職業生涯。比如原本在調查局工作17年,辦過許多重大經濟案件的念陽,50歲之後與原本在博物館工作的太太,搬到臺東縣長濱鄉的山上開民宿,一邊接待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旅人,一邊陪伴偏鄉弱勢的孩子。還有位前些年才讀完研究所的老朋友羅力,20多年前從職業軍人退伍,到媒體擔任攝影記者,後來自己拍紀錄片,因為熱愛潛水,拍攝海底生態時,看到珊瑚礁及海洋棲地的破壞,於是加入荒野保護協會,帶領一群志工守護海洋,並因此重回學校讀書,補足自身缺少的環境教育專業知識。的確,人到了熟齡階段是一個「給」的階段。回饋社會、提攜後進,因為你給得起了。同時,心情帶著幾分慵懶和散漫,可以好整以暇地開始二度學習(或事業第二春)。不過,我倒覺得年齡漸長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夠理直氣壯地說:「我不要!」比如面對一些「好像應該」必須做的事,就可以稍微大聲地說:「我年紀大了,不要可以吧!」比如不再委屈自己,可以做些「理想性」的事,也許不一定很賺錢,只要讓自己樂在其中。想起張曉風老師說:「一切正好,有看雲的閒情,也有猶熱的肝膽!」勇於改變、接受挑戰的朋友都是處於正好的年紀!這種不管幾歲,不斷重新學習,開展生命不同面向的朋友,個個都活得興高采烈。卸任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這十多年,寫文章、演講,同時不斷對抗著自己的質疑:「所為何來?有用嗎?」就如同當理事長時的心情,最耗費心神的不是開不完的會議與參加不完的活動,而是夜闌人靜時,不斷和自己的無力感對抗著。總覺得要從別人的經驗裡學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有所體會的人,不勞你多說,他自然就會去做;但是無法體會的人,任憑你苦口婆心,他仍是我行我素。簡單講,懂的人,你其實不用說;不懂的人,說了也沒有用。假如世間事真的如此,那麼多年來不斷寫文章、不斷演講,豈不是庸人自擾嗎?因此,每當收到讀者或聽眾的回饋,我都非常感激,這些鼓勵正是我對抗無力感的力量。

日期:2023-05-24

理財

「我幫你付頭期款,剩下你繳...」夏韻芬:不要送孩子有貸款的房子,8、9成都好心沒好報

對於很多父母親,喜歡在退休前買房子、買保險送給孩子,但是卻又說「我只幫你們繳費到現在,之後,你們自己繳」,這種帶有負債的禮物還是不送為好。

日期:2021-01-06

生活消費

桃園,共享 為城市生活開啟無限可能

隨著「共享」概念的普及,共享經濟成為一門顯學,各種不同資源共享的模式在桃園實現,為城市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提供更多元且便利的新選擇。

日期:2019-11-27

退休

不做事、領雙薪....退休公務員跑去私校當門神,根本是高等教育的亂源

教師能夠領雙薪,而吃掉越來越少的高教職缺,對於整體高教發展真的不是好事,也會讓已經很嚴重之高教人才年齡斷層更加惡化...

日期:2019-09-02

幸福熟齡

中年後接連送走父母兄姐,終於學會面對死亡...廖玉蕙:人生苦短,你還要花時間冷戰?

約定的採訪時間一到,穿著年輕牛仔褲的廖玉蕙現身,輕輕走來,笑容堆了滿臉,眼睛彎彎的,說起話來字字珠璣,又幽默得十足親切。她是獲獎無數的散文作家、大學教授,回到家庭,是妻子、母親、婆婆,也是2個小孫女的阿嬤。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她一樣沒有少,平凡中卻品嘗出不凡的滋味。

日期:2019-08-22

幸福熟齡

退休後勇敢單飛,她跑去英國遊學!上英文課、住寄宿家庭好好玩「原來一個人出發,沒問題!」

Lily曾是高中生物老師,退休後,她想實現年輕時的夢想—出國遊學!透過臉書知道有個適合50歲以上參加的英國遊學團、立刻報名,5月啟程前往英國約2周。她笑道:「這年紀去遊學不是為了學語言,而是想要體驗人生。」這次行程讓她再也不害怕一個人的旅行,她更決定以後每2年就要出國遊學一次!

日期:2019-08-03

政治社會

中研院21新院士出爐

中央研究院第32屆新任院士名單5日晚間揭曉,共有21人當選院士,其中數理科學組、工程科學組、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各選出5名院士,生命科學組的新科院士則有6名,全非足額錄取;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表示,院士的數量不代表人才多寡,院方會努力注入新血,挖掘並延攬更多青年優秀學術人員。

日期:2018-07-06

焦點新聞

揭開中華民國政府徵才真相 缺官

有一份政務官工作,內容是制定國家方針大計,你願意承擔重責大任嗎?如果你接受這份工作,接下來你面對的,就是自己與家人的全面犧牲。你得在最沒效率的官僚體系下做事,還得面立委的頤指氣使;你的薪水不高、年資不能累積、卸任後禁止從事相關行業,還可能被司法調查。而且,你與配偶名下全部財產,都要公開到網路上給大家說三道四。很不幸的,你和很多人才一樣,都不想。而台灣正面對這樣的問題⋯⋯。

日期: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