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教練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教練共有1632項結果
職場

同事中午都一起吃飯,我卻獨自在座位吃便當...午餐社交為何很重要?職場升遷小秘密:要做一個八卦的人

對於要不要獨自吃午餐這件事情,一直眾說紛紜。領英(LinkedIn)社群媒體及活動專員伊什.維杜斯科(Ish Verduzco)曾經說:「獨自用餐並不是休息,而是孤立。」他的做法是每週與2個新認識的人共進午餐。他認為這樣既有助於建立關係,也能擴展自己的知識格局。很多公司為了增進團隊成員彼此間的信任和瞭解,會在特定時間舉辦午餐會。還有一些企業會專門設計「與老闆共進午餐」這類特殊表彰。當然,這些特別安排的午餐大多較為隨意,目的是讓大家輕鬆、愉快地聚在一起,分享工作心得和生活趣事。

日期:2025-03-28

職場

生氣、挫折、沮喪…隔天仍要上場! 「護國神捕」高志綱揭露:高壓下保有熱情靠一句話

2003年亞錦賽中,台灣對韓國延長賽第十局,高志綱打出再見安打,當時轉播主播蔡明里喊出:「又是高志綱!」,成為棒球經典語;同時由於他優異的捕手表現,而有「護國神捕」封號。從球員轉任中華職棒統一7-11獅隊首席教練的高志綱,一路走來有哪些心路歷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運動心理諮詢老師洪紫峯認為頂尖運動員又具備哪些特質?

日期:2025-03-28

退休

退休金一定要存好幾千萬?他39歲提早退休當家庭主夫,如何用千萬元生出60萬被動收入、養一家四口,退休金越滾越大

39歲退休、自釀啤酒冠軍、視障陪跑員、「盲人環台為公益而跑」活動發起人、鐵人三項玩家、華德福教育家長、家庭主夫、作家、播客(Podcaster)等,好多的人設標籤在我身上。每次有機會上台或接受訪談時,我都會好奇主持人會怎麼介紹我,因為那真的不容易。10年前我進行了一場人生實驗,39歲的我退休離開職場當起家庭主夫,為了兩個小孩的教育,我和老婆島內移民,從台北搬到了宜蘭,老婆每日往返台北、宜蘭從事教職工作。

日期:2025-03-27

理財

每月只投資1萬不會變有錢?實測揭曉...成千萬富翁!只要懂小學五年級數學,靠30元也能財富自由

編按:如何才能躺著擁千萬退休金?答案就是:股市。本書作者布萊恩.費羅迪強調:股市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財富創造機。他就舉例,假如每個月投存400美元(約合新台幣1萬3066元)投資,經過39年辛勤工作後,就有301萬3537美元(約合新台幣9843萬元)。雖然漲幅不一定是直線發展,但布萊恩.費羅迪指出,如果你在1871年的時候在股市只投資1美元(約合新台幣32元),你現在就會有超過58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894萬5700元)。最後,他也提到,股市的基礎並不複雜,如果你懂五年級的數學,你就會懂股市的運作,還可以學到如何將小錢轉變為改變人生的財富。

日期:2025-03-27

傳產

專訪第五代豐田大輔》扛Woven City超級任務、談豐田哲學:「無論能力強弱,都該盡力而為」

(今周刊1475)這是豐田集團會長豐田章男獨子──豐田大輔第一次來台灣。扛著豐田姓氏,他不斷內化豐田哲學,期待靠Woven City證明自身能力。

日期:2025-03-26

政治社會

玉山山難2山友「魔王坡」墜谷人找到了…玉山國家公園勸別被好天氣騙了,專家:練過再上才是唯一解

玉山傳出山難事件,2名男女山友在週六(3/22)上午攀登玉山主峰、北峰時,從主北峰叉路口、山友口中的「魔王坡」墜谷,現場遺留斷裂的登山杖,而深度約380公尺。南投縣消防局和玉管處表示,當地地勢陡峭、積雪結冰援救困難,搜救隊員週日(3/23)一早出動,費時3個多小時終於在上午11點左右接觸到2人,當時兩人均被雪埋,已無生命跡象,現場持續向上搬運,將把兩人運送至平坦處,再由空勤直升機吊掛下山。

日期:2025-03-23

科技

最強AI高效生 直擊國泰金、友達、亞東預拌…換心現場

(今周刊1474)「你們單位的『數位轉型創傷症候群』好一點了沒?」「新一代的『AI轉型戰略』搞定了嗎?」AI技術一波又一波席捲而來,企業焦慮節節上升,老闆間的問候語也充斥著AI話題,《今周刊》從轉型痛點出發,尋找產業裡的AI高效生,發現國泰金控、友達、聯發科、Google 等業界領頭羊早已動身,就連最傳統的混凝土廠、織帶廠,都換上AI新引擎。這股轉型浪潮不只是「跟風」,更是關乎未來競爭力的生存戰。

日期:2025-03-19

ETF

她38歲有房、有車、資產3千萬!提早退休環遊世界10年後,還漲成4500萬...7成身家押這款ETF:存股致富4心法

編按:作者張Ceci在38歲就達到有車、有房、資產3千萬財富自由的目標,於是決定提早退休、環遊世界。退休後10年後的今天,資產不減反增,從3000萬成長到4500萬元。目前張Ceci的投資規劃,除了7成布局在較穩健的全球ETF,另外2成投入輝達、谷歌、微軟...這類成長股搏高報酬,剩餘1成資產則持有現金、台股、債券及新興市場等。對於時下流行的存股,張Ceci認為存股10年,還不如投資穩健的全球股票ETF,但如果還是喜歡股息入袋的感覺,該怎麼做才能靠股息致富呢?張Ceci分享存股4心法。

日期:2025-03-14

理財

有錢人其實高工時、睡不飽...億萬富翁是省出來的!從買車、喝咖啡就知道,30年貼身觀察富豪的致富秘密

編按:本書作者丹.斯特魯策爾是一位「財富研究員」,他觀察研究世界的超級富豪超過30年。在研究頂層1%有錢人的生活態度、方法和習慣的過程中,發現富翁都存在一些共通模式!一般人對富翁的想像,會想到有錢人生活奢侈、躺著就有被動收入,但多數的有錢人是住在中產階級社區、開二手車,為了經濟壓力而高工時、壓力大還睡眠不足。頂層1%的有錢人之所以會致富,在於他們非常節儉,錢都花在會增值的東西,收入的25%~50%都拿去儲蓄。有錢人不會像其他多數人,買自己買不起的汽車,甚至是每天去星巴克買一、兩杯拿鐵,而不是自己準備咖啡。有錢人其實是選擇來的,他們延遲享樂,讓花費低於收入,在生活方式做不少犧牲。

日期:2025-03-11

政治社會

名將觀點〉男網傳奇盼打破高牆 對運動部有期待 盧彥勳辦學院 鼓舞選手、孩子揮拍

(今周刊1472)網球名將盧彥勳雖已退役,但他從未離開網球,不只陪伴精英選手,也在社區推廣這項運動。而他多年在運動界的修煉,更讓他對運動環境、政策觀察入微。

日期:2025-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