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藝人汪建民去年11月確診肺腺癌第4期,抗癌一年仍不敵病魔辭世,享年56歲。由於汪建民不菸不酒,仍得到肺癌,胸腔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肺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一般肺部疾病混淆,建議可以定期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早期發現,存活率可以相差10倍以上。肺癌已居國人癌症死亡率第一名,除了定期篩檢外,醫師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及保養,避免肺癌找上身。
日期:2024-10-08
藍白聯手第四度將明年度總預算案扼殺於搖籃。在周二(10/8)召開的立法院程序委員會中,對於中國國民黨立委提案要求將明年度中央總預算案、綠委所提攸關立委赴中納管的「兩岸條例」修正案等,均「暫緩列案」。在表決時,國民黨、民眾黨團再挾人數優勢,以10比8結果通過前述提議。在藍白第四度封殺總預算案前,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質詢行政院長卓榮泰時,兩人唇槍舌劍、火藥味濃厚。葉多次針對卓揆所言「治水預算一刻不能等」,質問今年治水預算已在政院手上,然明年度預算審議還有三個月時間,卓揆如此說「根本就是話術」。卓揆強力反駁表示,他說的是「明年度551億治水預算」,他當然希望治水預算今年度能夠完成。他也反擊表示「質詢不是電視上那樣搶話說」,若是這樣永遠無法溝通。
日期:2024-10-08
總統賴清德日前在台北大巨蛋國慶晚會致詞時提到,「就年紀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絕對不可能成為中華民國人民的祖國,反倒是中華民國可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5歲以上民眾的祖國」,這番「祖國論」引起外界熱議。對此,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認為,這種說法否定並超越老台獨派的建國論,同時,也有消除「意圖台獨」這種「疑賴論」的效果。他稱讚,賴清德運用「中華民國」邏輯,回應近期部分台灣藝人言論,做法巧妙,還能感受到些許幽默,展現了新意,雖然是簡短的演說,但能令人感受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發言。
日期:2024-10-07
一年一度的2024台中國際動漫博覽會於9月29日正式落幕,吸引數萬名動漫同好齊聚台中。此次以「勇鬥漫魂」為主題,匯聚國內漫畫作品,同時呈現台灣創作者的創意與實力;而在10月,2024台中國際動畫影展接棒登場,透過系列的豐富活動,「動漫之都」成為台中的現在進行式。
日期:2024-10-07
在現今薪資增長趕不上通膨的時代,許多人意識到及早投資是實現財務自由的關鍵。然而,對於退休規劃,很多人仍感到迷茫。理財作家郭俊宏從科技業轉戰金融業,不到50歲已達成月領10萬配息理財目標,目前半退休的他,將自己累積30年投資經驗,歸納出一套「CASH行動法則」,希望幫助投資朋友及早實現財務獨立,脫離為錢勞碌的日子。
日期:2024-10-07
在AI(人工智慧)大趨勢來襲及美國聯準會降息的預期心理下,國人也更積極「錢」進海外,複委託(在國內券商開立複委託帳戶後,再透過國內券商交易國外股票)交易金額、開戶數皆寫下新紀錄,其中又以美股最炙手可熱。國泰世華CUBE App的定期定額投資美股服務上線,每月只要10美元即能輕鬆布局美股,深受廣大投資人所歡迎。
日期:2024-10-07
現代人有不少人都有睡眠問題,可能是入睡困難、半夜頻繁醒來,也有人睡了一整晚還是覺得好累。近期英國營養專家布克(Kate Booker)接受《鏡報》(Mirror)採訪,她認為睡眠問題可能跟「最佳睡眠時間」有關。她建議,為了達到「深層睡眠」的效果,最理想的睡眠時間,應該在晚上10點前入睡。
日期:2024-10-05
中國政府上周三端出幾項救市政策,導致上海、深圳與香港三地股市暴漲。總編提醒訂閱戶,千萬不要追高中概股,中國如果不對生產過剩與通貨緊縮兩種經濟陳痾對症下藥,這波行情將如同放煙火一樣曇花一現。
日期:2024-10-04
編按:00878、0056、00919、00929、00940...台灣最受歡迎的ETF,前5名一字排開通通都是高股息ETF,老牌指數型ETF 0050堪堪只排第6名,高股息ETF真的比0050好嗎?現在市面上還有高填息ETF 00918,號稱不但領股息還能賺價差,真有這麼香?投資0050超過20年,資產成長至少5倍!頂尖財金學者周冠男告訴你:高股息ETF究竟值不值得投資?
日期:2024-10-04
經濟部拍板10/16起,民生電價凍漲、產業電價則依產值與用電量成長或衰退,區分行業別凍漲、調漲7%或14%,平均漲幅12.5%。此外,經濟部評估此次調整,對2024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影響為0.03個百分點。而台電也透過政府編列2024年追加預算1000億元,以及編列2025年公務預算1000億元,向立法院爭取共2000億元撥補,以用於補貼過去年度民生用電未調足之差額。台經院張建一認為,目前台灣景氣有兩極化的現象,分別是比較好的「AI」人工智慧產業,與比較差的「BI」(「悲哀」台語諧音)的傳統產業,因此他歸納此次調整有三大面向。首先是照顧民生需求及弱勢產業;第二,讓用電較多且有賺錢的業者多負擔一些;第三,鼓勵企業節能。至於是否會對物價會產生多大影響?張建一認為,目前仍需更細部資料來進一步評估,但產業用電調漲,業者要不要漲價轉嫁到消費者身上,仍需看產業類型與需求而定,若屬於不一定要換新的「耐久財」產品,若漲價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能源學者梁啟源則認為,近幾次雖然民生用電凍漲,但和2021年相較,工業電價累計漲幅已達66%,等於是近來所有電價漲幅都由產業負擔,這仍會間接導致物價上漲,當然也會影響產業競爭力。
日期:2024-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