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斯達克指數從52周最高點(前波高點)迄今累計下跌8.5%,我們在此先做預告性提醒:假如納指從前波高點下跌逾10%,建議抽回1成的股票資金。為何要這樣做,有許多的理由與原因。
日期:2023-09-22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3-09-22
中央銀行周四(9/21)召開Q3理監事聯席會議,表示考量國內通膨緩步回降趨勢,且明年通膨率可望降至2%以下,加上國內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預估今明兩年產出缺口皆為負值,因此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因此,央行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分別維持年息1.875%、2.25%及4.125%。央行也預測今年下半年經濟成長率回升為3.81%,全年則為1.46%,低於6月預期的1.72%。展望明年,央行認為因全球商品貿易成長升溫、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將使台灣出口及民間投資動能可望回溫,因此預測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3.08%。此次央行並未針對房市祭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說明,該行已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且自去年3月來升息及調升存款準備率,加上政府落實「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的效果也持續發酵,因此未在動作。至於此次決議是否代表台灣升息循環已進入尾聲?央行總裁楊金龍保守地表示,雖然央行此次預測的今年、明年CPI、核心CPI增率都有下來,國內外主要機構也預測我國明年通膨低於2%,但仍有央行理事提醒還是要持續關注通膨。不僅央行理事如此關心,楊金龍表示,此外,美國聯準會(Fed)今天也是認為是否已結束升息循環,還是要看更多數據,且預期說還要再升息一碼,有此不確定性在,現在在預測上比較難,因此台灣也必須如此謹慎。
日期:2023-09-21
今周刊編按:聯準會週三(9/20)宣布將基準利率走廊維持在5.25%至5.5%間,為今年第2次維持利率不變,不過暗示年底再升息,美股4大指數皆墨。台股周四(9/21)再受美股拖累,開盤小跌59.33點,來到16475.42點,但1分鐘後下殺,摜破16400點關卡,最低大跌超過230點,來到16314.19點。終場台股收在16316.67點,下跌218.08點、跌幅1.31%,三大法人合計賣超397.84億元,其中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高達339.76億元,創今年第二大賣超額,投信買超1.9億元,自營商賣超59.98億元,總計外資連4天賣超超過905億。指標股台積電在外資調節下,終場重挫8元,來到527元,AI指標股廣達(2382)、緯創(3231)等下跌1至2%不等,但盤中由黑翻紅、終場亦收紅。股匯同步下挫,新台幣兌美元以32.04元開出,貶值1.8分,盤中隨台股大跌,也跟著重貶逾1角,低點來到32.132元。
日期:2023-09-21
對抗地球暖化,你我能做什麼?今年6~8月間網路出現一款很夯「永續讚市 THUMBS UP 4 GREEN-跑跑讚市」馬拉松遊戲,很多上班族在空檔時間用手指跑步,不少KOL也來共襄盛舉,支持永續環境理念,也為自己支持的永續縣市「讚」出來。
日期:2023-09-21
工研院「2035技術策略與藍圖」中,新增「韌性社會」應用領域,發展基礎設施韌性、資源能源韌性、生產力韌性等三大次領域技術應用,從智慧化、多元化、分散式、替代性的角度,建構能強化社會對突發風險及長期壓力因素的預警、因應、備援與復原能力,提升產業與社會的敏捷韌性。
日期:2023-09-21
在台灣,時不時就會看到某些店家或品牌,因為爭搶商標或爭論誰才是正統的問題而吵翻天。對上市櫃企業來說,名字是外界認識自己的第一步,今年至今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卻已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數量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
日期:2023-09-20
台股經過上半年的激情演出,第四季又將呈現什麼樣的風景?哪些類股有表現機會?本刊專訪分析師,為投資人深入剖析台股後市。
日期:2023-09-20
前言:公開資訊觀測站顯示,2023年截至目前為止,有17家上市櫃公司申請變更公司名,已與去年持平,今年全年可望改寫新高紀錄。為何掛牌公司無懼更名繁複手續,寧可改名面對股民?是企業轉型、還是期待更名氣象一新帶動股價?今周刊查訪各公司基本營運概況,讓股民能進一步了解其改名的目的與可能的想法,在投資路上能有更多參考可依循。------------------------------------------將生技醫療及半導體兩大事業體結合經營的「康呈科技」(6236),在今年8月正式更名為「中湛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醫療器材、美容保健器材、保養品、保健食品的開發與銷售業務,並持續秉持「加減乘除」的經營理念,要在新事業領域市場拚出一番天地。
日期:2023-09-20
低迷已久的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產業,終於在全球三大廠聯手減產下起死回生,專家與研究機構均認為,這波因減產帶動的反彈可望延續到年底。
日期: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