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政治經濟學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政治經濟學共有106項結果
政治社會

新加坡防外國干預升級!駐星代表童振源:星國大量開放移民,立法防止外國勢力干預政策與破壞種族和諧

新加坡立國時只有188萬人口,1977年後的總和生育率便低於維持人口平衡的2.1,但是去年新加坡總人口卻達到604萬人。為了吸引外國人才、企業家與因應少子化,新加坡政府大量開放外國專業與企業家移民。面對龐大的新移民,過去三年新加坡積極立法,以防止外國政府透過移民或組織干預新加坡政策與破壞種族和諧。

日期:2025-02-09

國際總經

新加坡如何發跡?靠美國治世與中國崛起 如今面臨美中博弈變局,星國外長揭六項外交原則

在今年農曆年前,新加坡外長維文(Vivian Balakrishnan)在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演講,回顧新加坡立國六十年的發展成就與成功因素、分析當前世界格局的轉變、並提出新加坡因應世界變局的六項外交政策原則。以下是他的演講摘要。

日期:2025-02-08

國際總經

鴻海、世界先進攻新南向!2024年台灣對新加坡投資超出中國近6成,童振源分析:為何星國成進軍東協核心?

近年來,台灣對外投資格局發生了顯著變化。去(2024)年,台灣對新加坡的投資金額達到58.1億美元,占台灣對外投資總額的12.0%。這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對新加坡的投資首次超越對中國的投資,而且超出近六成,成為歷史性里程碑。

日期:2025-01-19

國際總經

新加坡人均GDP穩居亞洲首位!駐星代表童振源:小小獅城如何打造世界級競爭力?

過去四年,新加坡如同在疫情後振翅高飛,發展突飛猛進,許多指標顯示其發展成就位居世界前列,甚至在亞洲名列第一。

日期:2025-01-02

政治社會

川普總統這天就職,他能再連選?中華民國憲法竟沒禁選第3任!各國總統選制一次看,韓國有青瓦台詛咒?

美國前總統川普捲土重來、贏得選戰再次入主白宮,將在2025年1月20日就職,但依規定他只能再當一任總統。各國總統任期規定各有不同,也造就各國不同政治環境,如大韓民國現規定一任5年、不得連任,而我國總統則是一任4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台大政治系教授王業立說明,美國規定有其歷史淵源,與華盛頓、小羅斯福等總統有關;中華民國除蔣中正因「臨時條款」當過多任以外,其餘都是一任4年,但憲法的確沒明文規定不得跨屆再選;他也直言,對於韓國制度,確實有些學者認為易導致總統陷入政治紛爭。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表示,美國憲法與修正案有明文規定總統最多就是擔任兩任,川普這次就是最後一任,而中華民國扣除蔣中正之外,還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也是因目前當完兩任總統後通常年紀已不小,跨屆再選第三任機會不大。

日期:2024-12-27

國際總經

新加坡花30年建設大士超級港 鞏固世界航運與物流樞紐地位

新加坡港作為世界航運和物流的重要樞紐,去(2023)年以處理超過3,900萬標箱(標準集裝箱TEU)的紀錄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5.9億噸,名列世界前茅。

日期:2024-12-15

科技

中芯與台積電的距離!駐星代表童振源:中國大撒幣挺半導體,自給率10年僅增9%...拚全球市佔缺「這關鍵」

在2015年發布「中國製造2025」計畫中,中國政府推動半導體自給率在2025年要達到70%。但是面對國內技術局限及西方國家限制,中國在2023年的半導體自給率僅僅達到23%,顯然與中國的政策目標還有很大的距離。若只統計以中國為總部的半導體公司,中國的半導體自給率更低。而且,中國增加的半導體生產集中在成熟製程晶片。

日期:2024-12-13

政治社會

「政治不是人幹的,但一堆人都想參選…」謝金河揭背後誘因:從都市計畫看端倪,一條馬路兩個世界

一條馬路隔出兩個世界每次入住新竹喜來登,我總是會不自覺地跑向犂頭山,蓮華寺,安溪寮一帶爬爬山,看看田園景觀。最近稻作收割,留下的是秋收後的旱田。今天我從田梗跑去,迎面而來的是一大片的豪宅,於是我把全區考察一遍,發現嘉興五街往西的方向是豪宅區,嘉興五街往東的方向是農田。

日期:2024-12-12

科技

台積電全球市佔65%又創新高!駐星代表童振源:3奈米需求大增,Q3賺贏三星7倍...一表曝兩大晶圓廠起落

今年第三季全球晶圓代工營收增加29億美元,台積電貢獻93.2%、全球市佔率再創新高至64.9%。

日期:2024-12-06

政治社會

英特爾、三星製程良率跟不上!駐星代表童振源:美國未來3年先進晶片生產,台積電將扮演關鍵角色

美國未來三年先進晶片生產,台積電將扮演關鍵角色!為什麼這麼說呢?美國的半導體產能全球市占率從1990年的37%降到2022年的10%,而且先進晶片(7奈米及以下製程)的產能為零,當時全球先進晶片都由台灣與韓國生產。為重振美國在半導體製造的領導地位、及強化國家與經濟安全,美國總統在2022年8月簽署《晶片法案》。

日期:2024-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