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與蘇聯主宰世界,蘇聯解體後,中國搭上美國秩序便車,逐漸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但別忘了,中國還有個分身叫作中共,這次的地球權力改組,誰將是失敗國家,大家都在看。
日期:2020-07-29
近20年來,經過國民黨及民進黨的輪流執政,兩黨對兩岸關係有不同的想法與做法,但是台灣和中國現在不相統屬則是共識。因此我們的外交部得以在有意無意之間,朝著一定的方向前進,創造了國際法上新的外交模式,也創造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國家樣態,在以後的國際法教科書中,一定會有專節說明台灣的特殊性。
日期:2020-04-13
前幾天沙烏地阿拉伯再度成為國際新聞頭條,先是大批逮捕王室,接著又宣布大幅增產石油,造成全球油價跳水31%,創下自1991年波灣戰爭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日期:2020-03-12
二○二○年一月十一日,台灣選民透過又一次的民主程序,對全世界展現強韌的集體意志。再次獲得民意授權,並承諾留下一個更好國家的蔡英文,眼前面對的,卻是比過去四年更為艱鉅的考驗。
日期:2020-01-15
蔡英文以817萬高票連任總統,大勝韓國瑜近265萬票,民進黨在國會單獨過半,2020年的台灣選舉結果,讓台海關係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階段,但這個不確定的因素,與過往不同,不再是新生民主的台灣,而是中國。
日期:2020-01-12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19-09-24
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大爆炸,曾任教哈佛的麻州參議員華倫異軍突起,出身社會底層的她,中年才參政,反貪腐的左派立場,獲得厭惡兩黨惡鬥的民眾支持。
日期:2019-07-03
台灣法學專家邵子平因取得中國身分證,遭台灣移民署通知廢止其在台灣戶籍。邵子平接受港媒訪問表示,台灣當局取消他的戶籍,有損其經濟利益及政治權利,「我的健保和退休金都不能領」,質疑台灣違憲,將於近期返台對內政部移民署及相關官員提出行政訴訟。對此,移民署表示,一切依規定通報,依法行政並未違誤。
日期:2019-04-09
地球上沒有「台灣問題」,只有「中國問題」;中國問題的解方在台灣,尤其繫於台灣的主體性,也許台灣人自己不這樣看,但世界是這樣看的。
日期:2019-02-20
編按:新出爐的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賓森(James Robinson),曾於2018年12月訪台,並接受《今周刊》專訪。他在2019年1月第1151期《今周刊》刊出的專訪中指出,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確實大步邁向廣納型經濟制度,並造就可觀的經濟成長,但這些仍屬於榨取型政治制度的產物,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利益是維持全面統治,由黨掌控一切的發展模式,無法持久永續。羅賓森也提醒,台灣的民主制度確實很成功,但中國擁有很多手段,可以破壞這得來不易的成就。例如以中國擁有的財富,足以在台灣內部製造一批特權精英,打破台灣廣納型的政經制度。他警告,「如果台灣人想維護現有的民主、自由,必須建立明確的集體意識,不能被輕易分化」。(原文刊登於2019/1/9,更新於2024/10/14)
日期:2019-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