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1:在台美外交晚宴上,1位華府人士坦言,若解放軍攻台,台灣至少要獨自抵抗兩個月以上,傷亡超過150萬人,並造成美國巨額損失,美國才會進行有限度的支持—但若中共的決心超出以上範圍,國際將默認當下現實。台灣國防高層愕然:「⋯就這樣?」華府人士:「抱歉,這是我的肺腑之言。」場景2:參謀本部情研處少尉分析官神色緊張地帶回對岸最新的軍事調動:「長江邊的大廠房內,中共正建造兩百多艘機械式登陸艇;東風導彈發射車已進入機動陣地、沿海各軍醫院準備大量血漿⋯。」但高層卻以「總統很忙」為由,阻止情報官彙報:「你到底想要讓國民承受多大壓力?要是股市暴跌、外資撤離、社會不安,誰來負責?」
日期:2022-11-03
10月16日,俗稱「二十大」的中共第二十屆全國黨代表大會即將於北京召開,並確立常委會人選。外界預期,中國未來5年的總體政策也將由此定下基調。但,無論「習皇帝」連任與否,不少權威經濟學家指出,二十大後的中國經濟,恐都難以避免走向「平庸」的命運,而曾經引領亞洲數十載的「中國世紀」,也或將因此迎來終結⋯⋯。
日期:2022-10-05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在東亞捲起千層浪。國策研究院執行長郭育仁觀察,隨著台灣進入九合一地方選舉及總統大選,未來一年半「將是台灣民主體質最脆弱的時期」,而中國肯定將全面滲透台灣,企圖影響兩個大選的結果,盼國人一定要注意。國立師範大學東亞系教授范世平則指出,從這次去台北松山機場及君悅酒店搶拍裴洛西專機及本人大多是年輕人可看出,國內年輕世代對中國長期打壓早已心懷不滿,如今北京又以軍事演習威嚇台灣,只會讓台灣人更討厭中國。
日期:2022-08-04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日前透露,先前報載有金融機構CSR做得很好,沒想到請金融機構來報告後,發現簡報內容都由顧問公司代寫;他並指出,永續或CSR目的並非為企業形象裝飾,而是競爭力的一環。
日期:2021-11-15
面對不斷上升的疫情,全世界各國都在搶購疫苗。美國、英國、德國這些大國的疫苗公司合縱連橫,開發並壟斷所有先進的疫苗;日本、加拿大、新加坡⋯等超量購買疫苗;以色列則不但加價,還加入大疫苗公司的臨床試驗;印度韓國、甚至日本都想辦法替大疫苗廠代工。各國各顯神通,無不希望能早日幫國人拿到疫苗。中國疫苗最早開發,在世界衛生組織還沒有宣布全球緊急事件前,已經未卜先知地登記專利,中國也是最早生產疫苗,或買或送給世界上相對落後,無能力購買或發展疫苗的國家。
日期:2021-06-21
對外縣市的青年來說,首爾是機會與希望之城,若不離開故鄉,他們便沒有就學、就業的機會。
日期:2021-06-04
眼看兩岸局面十分緊張,為了避免擦槍走火,台灣與中國應當重新展開熱線來化解目前的緊張狀態。誠如蔡英文在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所言:「我們必須要在友善、尊重與包容的原則下,找出兩岸和平共存的方法。」以往面對較為棘手的問題時,兩國都會利用特殊管道從中協調。舉凡李明哲案開放旁聽審判以及中國遊客翻車意外,都是交給大陸委員會、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海峽交流基金會等組織處理。如今,蔡英文雖然明確表態堅守台灣國格,但仍對中國持續釋出善意,並表示在沒有任何政治前提之下,會很樂意與對岸領導人習近平進行談話。不過,中國堅持蔡英文必須承認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才有對談的機會,並持續在台海周邊部署解放軍。雖然部分人士批評蔡英文過於固執,但即使如此也無法正當化中國單方面行使武力來試圖恫嚇台灣人民。因此,其他國家(尤其是準備上任的拜登政權)在制定台海政策時,若是天真的認為台灣和中國之間就是這麼一來一往,或甚至認為台灣也需要為台海危機負責,那麼所制定的外交政策恐怕一塌糊塗。
日期:2020-12-22
政治學家與政策制定者深知台灣內部對中國意見的分歧,削弱了其與北京打交道的能力,數十年來對中國的態度分歧以分裂了台灣政治,但台灣內部分歧已縮小,其對中國的態度是否正在接近?
日期: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