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滅農爭議,在台灣延燒十年,種田與種電的二分法,引爆搶地大戰。但實際上,「農電共生」的想像可以很多元。今年三月初,《今周刊》前進「太陽能大國」日本,探訪位於千葉的「KURKKU FIELDS」農場:他們主打有機循環農業,更藉光電自給自足,靠著永續理念,讓農電共榮,與在地共好。台灣能否借鏡,開創新的發展型態?停滯不前的農電政策,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日期:2024-05-15
「植物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跟人類不一樣的是,植物沒有想比旁邊那盆植物長得更漂亮,活得更成功的比較心態,植物只有生存這件終極目標,很簡單卻也是最重要的!」
日期:2024-03-27
台灣在能源轉型之路,如何在台灣有限的土地資源上,有效利用發揮地力,而台南是全台養殖漁業重鎮,魚塭面積近1萬4000公頃,在漁電共生發展上,又扮演什麼樣的重要角色呢?
日期:2024-03-26
隨著氣溫逐漸回暖,台中市的公園與街道陸續出現百花爭艷的畫面,趁著晴朗溫暖的好天氣,把握花期踏青賞景,感受季節限定的浪漫台中吧!
日期:2024-03-21
凌晨三點多,天還沒亮,在台南市北門區一處漁電共生的魚塭裡,傳出陣陣馬達機械聲,工人們推著文蛤收穫機正在偌大的魚塭裡採收文蛤。收集好的文蛤,一籃一籃的吊掛上岸,透過篩網清洗雜質、分類大小。
日期:2023-12-13
長年處在第一線輔導現場的陳志恆諮商心理師,許多家長拿真實碰到的困境來請教他,到底干涉與放手的界線在哪裡?因此他推薦《放手,不放養》給家有青少年的家長,作者許恆嘉育有三名子女,又參與高中、大學學生輔導及教學工作近30年,提出了在教養上父母放手的原則,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2-13
獨立成人的重要特徵是可以自己做決定。不能自己做決定,就算不上獨立。準大人有強烈的需求去學著自己做決定,自己能夠做決定了,內在動機更能發展起來。我發現那些很有動力的學生,會打從心裡相信自己在乎的V(Vision,願景),然後下決心把它做到。
日期:2023-12-07
青少年血氣方剛,經常衝撞父母、師長、規則,多數家長感到挫敗,親子雙方也都有憤怒與無奈。究竟家長如何面對青少年教養?當子女成績不好、對未來感到迷惘、經常說「不」,家長又該如何協助?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許恆嘉,近30年來陪伴無數高中、大學生,也教養出3名獨特又獨立的子女,他將其中心法歸納成系統VSAI,並出版書籍《放手不放養》與大眾分享。
日期:2023-12-01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4
大女兒覺得讀書沒意義,他讓孩子放膽休學去蘭嶼打工;大兒子離家出走失聯三天,他竟能心平氣和地領人回來;還有辦法讓小兒子短時間成績猛進,同時保有對學習的熱情?《放手,不放養》作者許恆嘉為東海大學博雅書院思維探索導師,藉由本書,分享並記錄三個子女的教養過程和學生的成長故事,希望從這些珍貴的經歷與探索過程,讓我們理解「放手」的真義,也期待給每個父母親做為培育子女的參考,協助父母找到那條難以拿捏的界線。
日期: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