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醫師陳俊志在莫拉克風災那年來到高雄六龜,帶著偏鄉孩子唱出自己的歌。走過十五年,他把孩子們推向國際殿堂,也讓他們學會作夢,走向自己的人生舞台。
日期:2024-08-28
(今周刊1434)一個全台面積最大、只有九家診所,醫療資源不均的東部偏鄉,如何靠著醫院、衛生所和鄉民協力,翻轉部落健康,開創全新照護模式?
日期:2024-06-12
(今周刊1431)專營影像醫學科租賃及管理服務的醫影,目前與數家醫院合作整科營運,不但有數項創舉,也見證了台灣影像醫學設備發展史。
日期:2024-05-22
台灣向來引以為傲的醫療環境,在超高齡化社會與新藥科技銜接國際不足夾擊,挑戰迫在眉睫,產業也面臨「缺藥、缺人、缺投資」嚴峻衝擊。本次「健康投資 接軌國際」論壇,集結超過19個來自產、官、學與病友等各方代表,齊聚一堂為國家醫療政策提出建言,讓健康投資能真正落地。
日期:2024-01-08
「我知道我兒子對我很孝順,不忍心讓我知道,我也就配合你們演一場戲。」阿輝伯默默地說著。明伯上個月被診斷為第四期攝護腺癌,合併多發性骨頭及內臟轉移。一開始是骨科會診。明伯因為全身骨頭痛到難以行走,被急診收治骨科。骨科抽血,才意外發現攝護腺抗原指數(PSA)1數值,竟高達近一萬。當天,我趕著晚上回總院看門診。本來專科護理師幫我安排隔週,等我回鄉下後,再做切片檢查,不過考量到阿伯的身體狀況,實在是不適合再拖一個禮拜,我拜託我們醫療團隊在下午門診後,立即幫我安排。
日期:2023-05-23
二○二二年淨利近兩億、連三年賺逾半個股本的睿生光電,繼拿下全球X光感測器市占龍頭後,今年三月底掛牌上市後股價更飆八成,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日期:2023-04-06
疫情解封帶動內需,雲品的股價也在短短一季就站上3位數,它是如何在疫情期間練兵轉型,在缺工時代不斷擴張版圖,帶動營收獲利成長?
日期:2023-03-01
臺北醫學大學暨醫療體系今年結合一校六院特色,以「智慧醫療.創新永續」為主軸參加2022臺灣醫療科技展,展出29個亮點項目。例如北醫附設醫院展出「一張電腦斷層影像就可預測4種疾病」的「Deep-Lung人工智慧多模影像精準健康平台」、萬芳醫院端出「膠囊內視鏡」、雙和醫院主打「 新冠肺炎精準照護AI監測」等,帶領民眾一窺最新智慧醫療新境界。
日期:2022-12-01
享譽國際的科技界奧斯卡賽事2022年R&D 100 Awards,匯集全球年度百項革命性技術,於今(5)日在臺正式公布獲獎技術,來自十幾個國家眾多的參賽作品中,在經濟部技術處科技專案支持下,由臺灣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策會)研發的「乳攝品質AI輔助評量系統」、「勒索軟體智能獵捕平台」深獲50位專家評審肯定,於軟體/服務類別(Software/Services category)勇奪兩項大獎、「半導體自動化設備元服務專家維護系統」亦同時入圍的好成績,展現臺灣資安、醫療革命性科技軟實力。
日期:2022-10-05
人工智慧(AI)也會搞種族歧視?國立清華大學資訊工程系助理教授郭柏志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跨國研究發現,當採用先進的AI深度學習演算法,判讀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時,電腦竟能從這些醫學影像分辨出患者是黑人、白人或亞洲人,並影響判斷的準確率。科學家迄今還不明白,AI如何辦到的。郭柏志指出,醫界近年大量引進AI,研發醫療機器人、智慧診療、及醫學影像識別技術等,協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診斷,這本該是造福病患的好事。但這項研究也揭露當中隱憂,提醒大家要注意醫療倫理問題,並消弭引進AI智慧產生的醫療不平等現象。
日期: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