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AI科學家林清詠,用過去尋找恐怖分子的技術,分析武漢肺炎病毒傳播路徑;結果發現,除了中國,台灣更要小心歐洲帶來的防疫風險。
日期:2020-03-20
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前天(15日)在我國疫情動態記者會上呼籲,大家想出國「先忍忍」,因為當天國內新增六例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案例,全都是境外移入案例,昨天新增八例也全部都是。根據香港政府醫院管理局對首批武漢肺炎康復病患的小規模追蹤調查,部分康復病患的肺功能少了20~30%,只要走路加快就會覺得喘,有些運動或需要心肺功能的活動再也不能做,這或許凸顯陳時中的呼籲有其根據。
日期:2020-03-17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日期:2020-03-17
並不是因為漠不關心才當耳邊風。而是因為其中並沒有應該討論溝通的重點,所以聽聽就算了。如果在我聽過「可惡的他」或「可憐的我」這樣的內容後,能表示「真是辛苦了」「完全錯不在你」什麼的,與你站在同一陣線的話,確實可以讓你得到一時的安慰,甚至你還會覺得幸好有來這裡接受諮商輔導、幸好找了這個人商量等等,因為這樣而感到滿足。不過,從明天開始的每一天將如何改變?難道不會因為再次受傷就又想尋求慰藉?到最後豈不是成為一種「依賴」?正因為如此,阿德勒心理學才要討論:「今後該怎麼辦?」
日期:2020-03-13
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的防疫表現受到許多國家讚賞,但中國官方媒體的一篇評論文章,直指台灣「一刀切」的防疫措施無技術含量可言,更批執政當局藉疫情炒作反中情緒;我國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對此做出回應。
日期:2020-03-13
Q:我是俊民,今年59歲,我的妻子大我2歲,因為新冠肺炎,而跟妻子的各種防疫概念以及作法差很多,覺得快要抓狂了!可以理解在中國,受疫情影響而居家隔離一陣子後想離婚的感覺;因為首次發現長年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原來是如此不可理喻,根本不打算跟別人溝通,非常糟糕!讓我原本對她還有的一些感情都快要耗光了,我很擔心這樣我們還能相處下去嗎?舉例而言,她對洗手變得超級神經質,不但每天從外面回家要洗手,在外面散步或用餐等,只要有可以洗手的地方,一定要我洗手,而且是連手指、指甲都必須一一徹底洗。除了在外面的男廁外,只要她能監督的地方都要親眼看著我洗。這也就罷了,我早上起來,刷牙完畢打算吃飯,她也要我徹底洗,我剛起床也沒去哪裡,除了棉被跟自己的牙刷外,沒摸過其他東西,無法理解為何需要徹底洗手?其他如在外面散步或是去倒個垃圾,也不會跟人接觸,不會說什麼話,我也不懂為什麼還要戴口罩!如果不戴就被她當病毒對待,其他像是抓門把、按電梯等之後,也要一一擦紙巾或洗手,但她說一切都是為了我好,我實在難以忍受!我又不是她的小孩,怎能這樣管我!我該如何是好?
日期:2020-03-13
中國網軍針對COVID-19(武漢肺炎),不斷釋放假訊息,要破壞台灣民眾信心,身為調查局最年輕單位「假訊息防制中心」,如何一一拆解,在二二八連假時擋下三波攻擊?
日期:2020-03-13
口罩二.○政策上路前夕,《今周刊》獨家採訪幕後總操盤手、副閣揆陳其邁,他細數這個史上跨最多領域、動員最多人力的新政背後,其實是一場流行病學的縝密計算;台灣截至目前依然安好的防疫成果,可一點都不僥倖。
日期:2020-03-11
疫情像風雲一般地難以捉摸,疫情的影響,也像風雲似地不斷魔幻變形。農曆年以來,本刊緊密追蹤肺炎疫情對中國斷鏈的影響、對台灣企業的衝擊、對全球經濟活動的壓抑,這一回,病毒入侵了金融線。
日期:20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