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登場,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周二(1/7)發表演講,宣布將與TOYOTA合作,推動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而比亞迪、理想、小米及極氪等4家中國車廠也都是合作夥伴。另外,Mercedes-Benz車隊將從今年開始搭載輝達技術。TOYOTA和輝達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瞬間讓股價跳漲近4%,終場收漲1.36%。這次黃仁勳演講備受關注的,依舊是有哪些公司被他提到,以下8大類供應商以及製造商一次看!
日期:2025-01-08
宏碁在新南向市場能快速成長,是二十年前就布下的局,加上品牌轉型大計奏效,帶動子公司家電、售後服務與伺服器業務隨之崛起,三隻「小金虎」如何憑實力打天下?
日期:2025-01-08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5-01-08
長照服務的需求隨著人口老化節節升高,如今,台灣長照產業邁入規模為王的競爭格局;產業龍頭、老字號等業者持續拓展服務版圖,一場搶人才、搶案源的大戰正鳴槍起跑。
日期:2025-01-08
(今周刊1464)一年半前,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用一份業績報告掀起AI巨浪,引爆輝達股價狂飆走勢。類似的故事,在2024年末再次上演,這一回的主角,是晶片大廠博通與其執行長陳福陽。而他所掀起的,則是名為ASIC的AI算力新趨勢。不同於黃仁勳,陳福陽的舉手投足不算具有明星魅力,在半導體產業亦是半路出家;但這位非典型的科技產業執行長,卻用他的財務專業快速打造30兆市值博通帝國,成為AI戰場上不可忽視的另一位領銜旗手。
日期:2025-01-08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 CES(美國消費電子展)專題演講中,除了聯發科之外,並未特別點名哪些有合作的台灣供應鏈,但在他提到GB 200 機櫃正在全面量產時,舞台上大螢幕秀出了多家GB200的客戶及供應商。從大螢幕上可以看到的供應商名單,從廣達(2382)、鴻海(2317)、和碩(4938)、華碩(2357)、英業達(2356)、技嘉(2376),到緯創(3231)旗下的緯穎,全部都到齊了。有意思的是,黃仁勳提到,以2024年第四季開始出貨的GB200 NVL72機櫃為例,由於重達一噸半,所以代工廠並非全部組裝完畢後出貨,而是「化整為零」運到客戶端的資料中心,再就地組裝起來的。
日期:2025-01-07
今周刊編按:新北三重六張街驚傳建案挖地,導致一旁民宅傾斜龜裂,一棟最嚴重的屋主回憶,周一(1/6)凌晨3時屋內突然下起「瓷磚雨」,嚇得他一早趕緊通報。新北工務局表示,是有建案在開挖,發現兩側鄰房有傾斜狀況,且持續變化中,目前正持續搶災及安置周圍住戶。新北市政府工務局到場會勘,新北市政府副市長朱惕之表示,目前正在開挖地下室,造成旁邊鄰房傾斜,9戶22人先撤離,會對營造、建設公司做後續開罰,回填搶修後勒令停工並各罰9萬元。建設公司趙總經理則是表示,該案是公司第一個案子,整個過程中都很遵照規定來做,但監測水位和測量公司提供的水位落差3米多,加強但仍沒辦法堵住,後續會負責協助受損的住戶改建,安置部分會讓房屋安全為止,會依合理賠償性。不過,晚間8點42分,市府人員回報附近樓房疑因傾斜太嚴重,搶救不及發生倒塌情況,現場煙霧彌漫,來不及取物的住戶當場痛哭,從現場拍攝影片來看,原本5樓的房子已經變成2樓。新北市工務局長馮兆麟表示,會將所有廢棄物放到臨時專屬暫置場,再通知住戶前往,有價物品也會造冊請住戶領回。目前仍持續開挖及整理中,居民返回後相當難過,面對就要過年及財產損失,週二建商將會與住戶開協調會談未來重建事宜。據了解,該興建中的建案平均單坪約60萬元,目前已完銷,預計打造1幢1棟,地上9層、地下2層,總共16戶。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賴建宏說,崩塌原因到底是涉及地下室開挖工序,還是抽水、降水過程有無異常訊號,都是調查重點。
日期:2025-01-07
臺灣證券交易所創新板新制週一(1/6)日上路,本次眾所矚目的亮點為全面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限制,讓合格投資人從過去僅30萬人,瞬間提高到全市場逾1300萬人皆能參與。值得一提的是,投資人耳熟能詳的幾家企業,包括虎航、雲豹能源、泓德能源,一開始加入資本市場都是先從創新板起家,隨後再轉上市一般板。
日期:2025-01-06
編按:曾入圍金鐘多項大獎的導演陳保中接拍大愛劇場《姊的魔法廚房》,無預警遭電視台腰斬,除了要背負已支出的製作費還要沒收保證金,為此直接槓上大愛台,引發熱議。此舉也讓一向低調的大愛台連日來遭到許多人揭穿內幕跟爆料。對此,律師呂秋遠提出看法,並建議導演、演員以及幕後工作人員,在面對不平等條約時該如何自保,以免辛苦白白付諸流水。
日期:2025-01-06
在部分退休公教團體強力遊說下,國民黨近期力推停砍公務員年金案,讓軍公教年改議題再度浮上檯面。為此,國民黨團推動修正「公務員退休資遣撫卹法」多條條文,目前仍在委員會審查階段。儘管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藍綠召委已安排兩場公聽會,各界仍對年改議題意見莫衷一是,難有交集。《今周刊》綜整各界對年改議題常見疑問,專訪專精年金制度的台大社工系名譽教授、前政委林萬億以釋疑。
日期:2025-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