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48)總統賴清德承諾、行政院經發會列為重要目標、金管會全力推動……,再一次,台灣力拚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眼前有絕佳的天時,也有更務實的政策思考,但20年來讓台灣金融中心夢屢屢夢碎的僵固法規與監理心態,仍然需要用最強的決心、跨部會的通力合作,一一化解。
日期:2024-09-18
今年年初網路瘋傳一個短影片,內容是丹麥總理在國會上講出爭議言論,正在「全球串連早安新聞」Podcast上介紹這則新聞的浩爾覺得不太對勁,「這太不符合我的新聞直覺了,怎麼可能說出爭議性言論時,底下的國會議員們還談笑風生?」他接著用手上的ASUS Vivobook S 15筆電,打開上面的即時字幕(Live Captions) 功能,將丹麥語翻成英文,看過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則假新聞。浩爾迅速在節目上揭露這則新聞的真相,並即時在群組中闢謠。
日期:2024-09-18
熟悉美國科技業生態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從商業邏輯來看,美國找台積電去亞利桑那州設廠,毫無道理可言,因為美國市場的消費者不是直接買晶片,而是搭載晶片的終端產品。從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流程來說,從半導體生產、封裝到最後產品組裝,到今天都是由亞洲執牛耳。其次,台積電「在竹科是老大,講一句話大家都過來,但在鳳凰城英特爾才是老大,不是台積電,它講一句話沒人理它」。楊應超觀察,台積電在鳳凰城有三大人力問題,第一是成本高,第二是一流人才都被英特爾挖走了,第三是外派當地的台灣員工可能三年約滿後就跳槽,等於台積免費幫同業訓練人才。楊應超也強調,台灣既然是美國的盟友,就不宜對美國有求必應,盟友關係應該是雙向互惠的。美國既然需要有世界級半導體實力的台積電去設廠,台灣應該對等要求美國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源,不論是國防軍備或其他領域的東西。「在國際事務上,最重要的就是,拳頭大就是實力。台灣是有實力,真的要好好把握住,不要放棄這麼好的實力。」
日期:2024-09-17
新新併出現重大進展!金管會在週一(9/16)晚間召開臨時記者會,宣布駁回中信金投資新光金的申請案,並以四大理由駁回此案。根據金管會的說法,此四大理由包括:第一、投資計畫內容對整併各種狀況計畫不夠;第二、如果沒有完成整併,對釋股處理欠缺執行內容;第三、對被投資壽險子公司財務狀況掌握不足;第四、公開收購以換股跟現金兩者一起,換股對雙方股東權益、保障不足,因為此四大理由予以緩議,也就是沒有同意。對於金管會緩議,中信金回應表示遺憾,尊重主管機關決議;台新金則是回應感謝主管機關作出明智的決定,維護金融市場秩序。至於新光金,新光金回應:與台新金合併自始至終將長期穩定發展放首位。究竟為何金管會會提前宣佈緩議,也就是不准中信金在市場上公開收購新光金?金融圈高層認為,跟台新金的出價追上來了很有關係。
日期:2024-09-17
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是近年從西方國家吹到台灣的一種理財運動。主張透過效率儲蓄與投資策略,將本金累積到一定程度後提早退休。台灣第一代的FIRE實踐家田臨斌(老黑),45歲就退休,他認為,想提早達到財務獨立目標,心態建立比挑選投資標的更重要。
日期:2024-09-16
近日台股震盪劇烈,讓投資人心慌慌,不知該如何應對。42歲才開始存股,以100萬元的本金出發,近14年來,締造出年化報酬率24%的績效,如今年領百萬股息的《今周刊》存股助理電子報總編輯謝富旭,最近於在華視「鈔錢部署」節目中分享他面對股災時的投資策略。謝富旭表示,存股10多年下來,遇到股災時,他都會堅守2個原則,做出減碼或加碼的決定。
日期:2024-09-15
前幾天有人這樣問我「現在要all-in債券嗎?」,第一時間我愣住了,想說,你有這麼看好嗎? 過幾秒我才想到,對方可能對債券不熟,但一直聽別人說「聯準會要開始降息了,快買債券」,所以自己也跟著擔心「現在沒買,就虧到了」。
日期:2024-09-13
中秋節除了烤肉,許多人會買蛋黃酥來享用或送禮,不過有網友表示,自己近日帶了一盒台中知名糕餅店「不二糕餅」蛋黃酥,結果竟然吃到只剩半隻的蟑螂,嚇得她直呼「食安控管這麼糟啊?」但網友們反應兩極,第一時間業者認為這麼大的異物要包進蛋黃酥裡,機率其實較低,會再更嚴謹把關每道作業程序,不過該發文者於周四深夜再次發文,針對外界質疑的地方列出9點聲明。該發文者說,這禮盒是由朋友贈送,朋友沒有保留發票,但蛋黃酥是當天用信用卡刷卡購買,信用卡末四碼可私下提供給店家去查詢刷卡的消費紀錄。週五不二糕餅亦再次發布聲明回擊:「蛋黃酥內餡包入完整蟑螂的機率為0」!個案後續處理已全權委託律師進入司法程序,不二糕餅不再透露相關細節。台中市食安處派員前往稽查後表示,結果尚符規定,並未查出病媒蹤跡。
日期:2024-09-13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紛紛採取淨零措施,包括碳交易制度、徵收碳費等,歐盟行之有年,證實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可同時兼顧,臺灣2023年開始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也計劃在明(2025)年開始徵收碳費,實施碳交易制度,以促進企業減少碳排放。這一政策不僅影響企業,甚至根據研究,也可能引發所謂「綠色通膨」,將對每個消費者產生深遠的影響。
日期:2024-09-13
疫情帶來許多改變,旅遊作家黃小莫學生時代就有出國夢,但因經濟不允許,趁疫情空檔重返校園,40歲的她前進國立中山大學攻讀研究所,2023年還申請交換學生計畫到挪威一圓留學夢,順勢考察她深感興趣的北歐永續發展實況。
日期: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