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徐熙媛)和家人於日本旅遊,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享年48歲,在其骨灰順利帶回台灣安置後,老公具俊曄首度發聲針對遺產問題做說明。外傳大S擁有數億元遺產,具俊曄說,所有的遺產是太太在生前,為了保護她最愛的家族用心血換來的,「我會把我所有的權利都讓給熙媛的媽媽」。而大S猝逝留下遺產高達數億元,推估遺產稅會相當高,若大S遺產總額再加上其他現金、股票等資產達4億元,扣除免稅額後,應稅額可能仍高達3.6億元,遺產稅將高達6523萬元,但最終大S遺產處理方式及稅額仍待確認。
日期:2025-02-07
對沖基金Elliott Management在一封投資者信函中表達了其擔憂,認為白宮對包括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的支持,助長了市場泡沫,並可能削弱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Elliott Management是管理約700億美元資產的華爾街對沖基金龍頭。 Elliott Management向投資者發出警告信,指出加密貨幣市場可能正處於泡沫之中,而這部分是由川普推動該技術所助長的。
日期:2025-02-02
被《金融時報》封為「矽谷奧本海默」的創業家拉奇(Palmer Luckey)對於中國大陸新創公司DeepSeek的人工智慧(AI)模型本周所引發的熱潮不以為然,並指責美國媒體不假思索地報導該公司的說法,容易落入中共的宣傳陷阱。
日期:2025-01-29
惡性腫瘤已連續42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據衛福部最新數據,2022年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3萬293人,平均每4分2秒就有1人罹癌,也比2021年快轉了17秒。值得注意的是,罹癌患者年齡層不停下修,癌症不再是上了年紀才會生的病,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平常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與增加癌症風險有關,要防癌就要防「這10個字」!
日期:2025-01-29
20250127今周刊編按:小年夜震不停!台東週一(1/27)上午8時18分發生規模5.2地震,地震深度只有6.5公里,最大震度包括台東及屏東都是4級,中央氣象署表示,本地震為「獨立地震」,預估未來1至2周還會發生較大規模地震,提醒民眾要特別留意。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小年夜截至早上10點為止已發生13起地震,主要集中在東部和南部縣市,以台東地震規模5.2最大,高雄和台南也分別達到4.7和4.5之強。地震工程界有句老話:「地震不會殺人,建築物才會。」驗屋達人表示,地震造成的裂縫,稱之為「剪力裂縫」,不管是剪力牆或是在一些窗框門框的角落,它會比較容易凸顯出來,這些是地震造成的裂縫,還是因為屋子比較老舊的裂縫,還是當初施工不好而有裂縫,其實是完全不一樣的狀況,驗屋達人教你如何判斷房子有沒有受損。
日期:2025-01-27
投資界的問題在於,我們沒有認真對待投資這件事。我是說真的。那些從事投資業的人看到我這麼說,可能會憤慨不已。你們一年要旅行200 天,每周工作60 至80 個小時,必須應付情緒激動又苛刻的客戶,參加無比枯燥的會議,你的配偶和孩子很少見到你,績效必須超越大盤的壓力讓你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老10 歲。而我竟然還敢說,你沒有認真看待自己的工作?好吧,如果你這麼憤怒,那就回答我這個問題:你敢為你的下一筆投資,賭上自己的命嗎?在本章中,我將論述討論「賭上自己的生命」如何成為一個非常合理的投資策略,以及採用這種方法如何在數百萬年來幫助所有有機生命體帶來巨大的成功。所有來自知名書籍、投資大師和金融學者的投資建議,都集中在如何投資。而本章則是關於不做投資。我認為,學習不做投資的技能,比學習如何投資還要更難,而且也更加重要。
日期:2025-01-24
台北榮總醫院胸腔部呼吸治療科主任柯信國,據傳周五(1/24)凌晨過世。北榮院長陳威明心痛表示,周四晚間接到柯信國兒子電話告知爸爸OHCA,感到十分震驚,立即召集各醫療團隊於北榮待命,經1個半小時急救仍回天乏術,柯信國今年才53歲,「痛失英才」,對醫院、醫界來說是很大的損失。
日期:2025-01-24
過年過節大餐後如何保護血管健康? 研究顯示,餐後飲用富含高黃烷醇的可可飲料可改善血管舒張功能,保護血管內皮。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指出,攝取高表兒茶素可可飲品能降低內皮素-1生成,促進一氧化氮分泌,減少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此外,綠茶和莓果也具有類似效益,有助於心血管健康。專家提醒,搭配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才能全面降低心血管風險。
日期:2025-01-23
立法院在國民黨、民眾黨人數輾壓下,砍掉中央政府總預算達2075億元,創下史上新高,是過去10倍。據轉述,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週三(1/22)在民進黨中常會表示,中央政府可以使用的預算,被大幅刪減及凍結高達3成以上,讓國家成為一台無油可動的車、備好菜卻沒有瓦斯水電可以炊煮的廚房。賴清德指出,不僅僅是國家各項經濟、國防、治安、醫療、體育、文化重大政策推動困難,也會影響到行政機關日常業務的運行。至於民間團體發起罷免立委行動,賴清德也表示,民進黨必須尊重公民團體的自主性,並謙卑地傾聽全體國人的心聲,勿讓公民運動被貼上政黨對抗的標籤。
日期:2025-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