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速籌組新團隊,勝選不到十天已經發布超過一半的部長與白宮一級主管,他們每人都背負極為具體的政治任務,驍勇善戰,卻也充滿爭議。
日期:2024-11-20
兼任民進黨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週三(13日)晚間召集黨內各派系舉行便當會,會中對2026縣市首長初選模式交換意見,其中最受矚目的台南、高雄市等綠營優勢選區,各派系都建議應該要提早初選。對於最快在2026年前展開初選,與會者還是有人認為不夠早,因此對此時程僅有初步共識。這場派系聚會時間適逢世界12強棒球賽預賽開打,與會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在便當會上偷看棒球賽,在2局台灣隊擊出滿貫全壘打時歡呼,也讓頭號棒球迷賴清德忍不住問「是拿了幾分」,聽完後跟著歡呼,讓肅殺的派系會議增添幾分趣味。最後這場比賽台灣以6比3擊敗南韓,讓韓媒直呼是「台北慘案」。
日期:2024-11-14
編按:川普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勝出,再度成為美國總統,台灣應該如何看待?現年75歲的前維吉尼亞州長吉爾摩(James Gilmore),今年5月訪台時表示,川普將會繼續支持台灣,但不論是台灣或其他美國盟邦,都不宜把維護自身利益或保衛本身安全的最大希望,都放在美國身上。吉爾摩曾擔任美國駐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OSCE)大使,他指出,川普在第一任任期的部分作為,被外界視為孤立主義(isolationist)或美國不再挺盟邦。但他認為,川普其實不希望盟國只想「搭便車」或「吃免費的」(free rider)。美國會支持台灣或其他盟邦,但盟邦自己要先努力,自己要變強,美國再來給予經濟或軍事支持。(原文刊登於2024年5月7日,更新於2024年11月8日)
日期:2024-11-08
原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副院長蔡烱燉任期於周四(10/31)起屆滿,但因藍白杯葛拒審總統賴清德所提7名大法官人事案,致該兩職位懸缺。總統府(11/1)宣布,賴總統已依法核示,請大法官謝銘洋代理司法院院長職務,並喊話立法院儘速完成該人事同意權審查,讓司法院得正常運行。
日期:2024-11-01
立法程序草率、遭質疑有越權疑慮的「國會改革法案」,在十月底被大法官宣判部分違憲。釋憲後幾乎回到原點的國會改革,下一步怎麼走,會不會再成為立院政治攻防焦點?
日期:2024-10-30
針對藍白共推的國會擴權法案,憲法法庭周五(10/25)做出判決,對大多數條文宣告違憲,其中包括備受爭議的「要求總統國情報告、即問即答」、「人事同意權」、「國會調查權對法人或私人裁罰」、「國會聽證權」最被非議的「藐視國會罪」等,被大法官認為牴觸權力分立、責任政治等原則。至於「反質詢」相關條文,大法官裁定「部分合憲」。違憲部分,包括「非經同意不得缺席」、「裁處罰鍰及救濟程序」、「自我授予彈劾、懲戒之移送權」、「追訴刑事責任」等規定,大法官認為已逾越立法院憲法職權範圍、違反憲法權力分立原則,因此裁定違憲。 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總統賴清德尊重憲法法庭對釋憲案的判決結果,也期待有關部門依判決意旨,維護國家憲政體制與人民基本權利。郭雅慧說明,相關從修法到釋憲過程中,社會上有許多討論與辯證,如今憲法法庭已經作出判決,期盼朝野各政黨能夠共同攜手,守護我國自由民主憲政體制,為國家永續發展及人民權利福祉共同努力,讓台灣的民主更深化、更具韌性。郭雅慧強調,賴總統也願意依照憲法法庭最新判決意旨,在立法院朝野黨團具共識前提下,就總統之憲法職權,赴立法院進行國情報告,於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向全體國人報告國家發展情勢。
日期:2024-10-25
美國總統候選人第二場辯論大會將在美國時間周二(9/10)晚間9點、台灣時間週三(9/11)上午9點舉行,這將是川普(Donald Trump)與賀錦麗(Kamala Harris)的首次對決。該場辯論將在美國廣播公司(ABC)播出,並在ABC News Live、Disney+及Hulu平台上串流直播。
日期:2024-09-10
總統府周五(8/30)公布司法院正、副院長兼大法官被提名人,其中司法院長被提名人為台大法學院特聘教授張文貞,成為我國史上首位女性司法院長被提名人;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為國會觀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姚立明。另5名被提名人為政大法律系教授何賴傑、成大法律系教授陳運財、最高行政法院法官兼審判長王碧芳、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研究員廖福特、台大國發所教授兼所長劉靜怡。其中,王碧芳乃7名被提名人中,唯一非學者出身,而是從司法實務被拔擢出線者。副總統蕭美琴說明,總統賴清德此次的提名有四項核心價值,包括充實大法官組成的「專業性」、「進步性」及「國際化」,並「兼顧理論與實務」。她強調,這次7位大法官被提名人獲立法院同意後,全體大法官女性人數將會近半,比例也將達史上新高。
日期:2024-08-30
水花消失術:中國競爭的極致這兩天,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越共新領導人蘇林,也接見中國奧運國家代表隊團員,澄清了健康的疑慮!其實這是集權獨裁者進入人生後期通常得面對的問題,像蔣介石,蔣經國都有同樣的問題,必須適時露面澄清外界疑慮。
日期:2024-08-23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