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8)ChatGPT席捲世界19個月,人們對AI的認識多了一些,懼怕似乎少了一些?但又像是更深沉了一些。2024年下半年,可以執行生成式AI的電腦(AI PC)即將進入市場,Copilot、Gemini等AI工具勢將更加普及。在AI時代下的企業與個人,該把握哪些生存法則來維持競爭力?
日期:2024-07-10
《今周刊》於週四(6/27)舉辦2024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會上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以「AI 產業未來新趨勢與新商機」為題發表專題演講,討論AI產業的未來走向與新興商機,以及在行銷上的關鍵應用。
日期:2024-06-28
大同大學週五(6/14)舉辦「智慧交通與AI應用高峰論壇」,邀請產官學界探討AI應用發展。數發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強調,已爭取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的資金,投資AI新創,並目標2年內讓數位軟體產業衝破兆元產值。
日期:2024-06-14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全台掀起AI旋風,只是他口中最常提到的不是AI PC,而是將更多篇幅,擺在要價數百億的AI伺服器與「AI工廠」。未來每一座工廠都需要具有五感,並裝上「大腦」,不僅提升效率、更節省能耗。美超微、日月光半導體、中華系統整合攜手在高雄打造全台首座水冷散熱技術的資料中心,透過人工智慧優化研發與生產流程,還能提供更好減碳成果。日月光表示,採用水冷技術伺服器,預計可節省20%以上的能耗。
日期:2024-06-06
AI for all, all for AI,在未來,所有場域都有機會在AI的應用下,吸引市場投資人目光,尚未發動漲勢的AI應用族群,成為法人後市觀察重點。
日期:2024-05-22
如果PC or 手機 App 就能搞定空間運算或是元宇宙,為何Apple Vision Pro and Meta Quest3 / Ray-Ban 等科技巨擘要另外做個硬體AR/VR/MR XR可穿戴裝置?真正讓智慧可穿戴裝置變「智慧」就要越靠近口、眼、耳越好, AI感測器靠近臉是合理選擇,從人角度思考,既然五官都在臉部,硬體越靠近頭部越好,另一個角度,機器人是否(把感測器)也都放在臉部?值得探討。
日期:2024-05-08
全球數位服務及數位轉型正快速發展,本月「電子簽章法修正草案」已順利送至交通委員會,未來有望在安全條件許可之下,數位簽章可等同本人親簽,具同等法律效益。數位部協同各界專家,盼打造可信任數位環境。
日期:2024-04-29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昨(22日)天在台北榮總的一場演講提到,電力是現代文明的基礎,也是產值龐大的產業。他計算出現代文明全球一年大約消費4.8兆美元電力,全球電力金額比全球半導體金額大了9倍。他認為如此龐大的產值,相關單位值得提撥更多經費在研發與效率上,包括研究電網的安全與核能的研究,並且再去精進管理制度。
日期:2024-04-23
(今周刊1426)全聯旗下的生鮮電商「小時達」平台二○二一年上線後,短短三年就穩坐台灣最大生鮮電商寶座,甚至連韓國電商巨獸酷澎都俯首稱臣,撤出台灣生鮮電商市場。全聯是如何串起門市到消費者家中這最後一哩路?
日期:2024-04-17
「我們本業、稅前是賺錢的!」看著2023年的全年財報,EPS(每股盈餘)虧損0.39元,資安服務商安瑞科技董事長連建欽坦言有些意外。但他臉上沒有擔憂,原因除了2023年代表本業營運的營業利益,是2018年以來首次轉正,還有今年2月營收逾2900萬元、年增率逾30%,是他期望的成長方向。
日期:2024-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