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月開始,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疫情不斷變化,更慘的是,消息都指向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繼續延燒,沒有緩和的樣子。對許多人的生活而言,這樣的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已經造成恐慌,不過,我們還是要認知到幾件事情。第一,生活本來就不可能零風險;第二,過度恐慌無濟於事;第三,我們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好準備。醫師叮嚀,在肺炎疫情當頭情況下,有4件事你千萬不要做!出現發燒、咳嗽、喘有關武漢肺炎症狀也要盡快至醫院就診。不要搭乘捷運、公車、火車、高鐵、或計程車,可以先與當地衛生機關聯絡,看要到哪裡就醫,並用自家車出發至醫療機構。此外,應視症狀嚴重程度決定該去醫院或視一般診間就診,避免交叉感染。
日期:2020-03-17
肺炎位居國人10大死因第3名,更勝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病變等。到底肺炎有多可怕?2019年年底,中國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迅速延燒全球,嚴重程度不下2003年那場世人難忘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經證實,武漢肺炎病原體與SARS同屬冠狀病毒,兩者雖相近但致病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如今已定名為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隨著疫情的延燒,從一開始的完全不了解,到現在由醫界與科學家抽絲剝繭,慢慢露出治療曙光。曾於2003年參與第一線抗SARS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醫師顏慕庸形容,新型病毒就像人類面對戰爭的迷霧( Fog of War)一般,對敵人愈了解,才能有效遏止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傳播感染,「台灣的防疫與醫療實力足夠,民眾不需過度擔心。」
日期:2020-02-26
武漢肺炎確診人數激增,該怎麼抵抗「新型冠狀病毒」威脅?多位醫師都推薦,除了肥皂勤洗手,提高身體免疫力,是最好對抗病毒、細菌的武器。人體倘若有優良的免疫力,就能抵抗病毒與細菌的感染、傳染,並有效排毒,對於遠離病毒和武漢肺炎的侵害有很大的助益。
日期:2020-02-20
「你好,我是一個高中生,平時也有追蹤您,對您深感敬佩。因為我爸媽堅持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們是醫生,但是我想發文呼籲大家,可以請您代我發文嗎? 謝謝您」我現在每天都收到很多有關疫情的訊息,有心情抒發的、有防疫建議的,大部分是焦慮的詢問,我實在無法一一回覆。當我看到這則訊息的時候,我本來也想「已讀不回」的。我跟大部分的大人一樣,陷入了這樣的思維:「你小孩子有什麼要呼籲的?」但是,突然我又覺得,不能讓這麼一位勇敢寫出這訊息的孩子失望....所以,我還是禮貌性的回了:「發什麼文呢?」結果,我看到這位高中生寫的文章,非常的感動!我答應代他發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日期:2020-02-04
針對目前新型肺炎疫情,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微博發文稱:「最近一周是關鍵的第一戰役節點。武漢封城的初步效果5至10天內就會見分曉。」對於西方科學家預測肺炎疫情將延燒至5月,他並不認同。
日期:2020-01-25
武漢肺炎在全球肆虐,由於戴口罩是其中一個預防感染的辦法,造成許多地方口罩賣到缺貨,台灣也管制口罩出口。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臉書上發文提醒:「大家都在談如何戴口罩,其實『脫口罩』也很重要。」
日期:2020-01-25
編按:國內外研究指出,台灣22%成年人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其中有5~10%可能會發生近視性黃斑部脈絡膜新生血管病變(mCNV),若沒有治療,絕大多數90%的病人,十年後的視力都小於0.1,等同於永久視力喪失。
日期:2019-07-05
長達53年的製傘經驗,銷售成績亮眼的富雨洋傘,決定回歸呵護大地的初心。小至傘頭,大至傘骨、傘面,富雨洋傘對其安全檢驗與碳排放量一絲不苟,更以模組化零件替換維修的方式,讓雨傘的生命得以拉長延續,是傳統產業轉型邁向環保的最佳典範。
日期:2019-02-26
台北市聯合醫院和平院區日前爆發群聚流感,當中有6名護理師、7名病人確診染A型流感,其中1名51歲女子因流感併發肺炎住進加護病房。院方表示,積極治療後,女子仍不幸於1月23日晚間十時許死亡。已通報疾管署、衛生局,後續由疾管署判定。
日期: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