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股價急漲的這段時間,正是《繁花》在央視與騰訊平台火熱播放的日子。股價波動或有巧合,但無論如何,這已成了近期兩岸財金界高度議論的「繁花現象」之一。
日期:2024-03-06
(今周刊1420)今年1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的新華傳媒股價盤中一度漲停,自去年12月27日算起,9個交易日漲幅約達27%。新華傳媒的前身是上海時裝集團,1994年掛牌時,被稱為「中國時裝第一股」。
日期:2024-03-06
大部分的人在求學期間,幾乎都沒有花時間去了解「金錢」,就步入社會、成為了大人。這導致很多人對「金錢」的取得和使用方法有著相當大的誤解。而且他們對於最重要的一件事—「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關係」,往往只有模糊的概念。
日期:2024-03-06
日前發生一起慘案,有精障病史、34歲的簡姓男子駕著偷來的小貨車,先在台62線撞死巡路員,後又衝進八堵分駐所撞死24歲蘇姓員警,隨後簡男在徒步逃逸時,因闖入軌道遭區間車碰撞身亡。這起慘劇引發社會譁然,外界好奇,嫌犯家屬是否會有連帶賠償的問題?此外,關於精障患者可能引發的潛在問題,律師認為,就此事來看,應視為整個社會結構因素,從家屬、社工和警方都應主動關切,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
日期:2024-03-04
南韓政府今年2月初宣布自2025學年度起,每年將大規模增收2千名醫學生,藉此解決國內醫療人力不足、高齡化社會需求問題,然而這項政策卻引發南韓醫界不滿,數千名實習住院醫師為表達抗議集體請辭,導致醫院人力不足,病患跟傷患求助無門,在醫院到處詢問:「這裡有醫生嗎?」南韓政府宣示立場不會在「必要」改革上讓步,週一(3/4)更宣布將啟動程序,針對參加罷工行動的7千名住院醫師,全部吊銷執照。韓國保健福祉部第二次官(副部長)朴敏守更直言這項懲處將無法逆轉,會永久留下紀錄,不利於醫師未來職涯。這場醫療改革掀起的白色風暴,至今已持續將近半個月,《今周刊》整理相關重點,帶讀者了解始末。
日期:2024-03-04
過往「毛小孩」要回國,不但得忍受旅途顛波,回國後還要經歷7天隔離的相思之苦,據防檢署統計,在2021年有多達約3000隻犬貓申請輸入,2022年成長至3200隻,在解封後的2023年更暴增至4000隻,並預期數量將會持續成長。為回應廣大「鏟屎官」訴求,農業部防檢署修正檢疫條件,開放符合特定條件犬貓可申請免隔離,讓「鏟屎官」免於相思與擔憂。不僅一般的寵物犬貓,此次修正也惠及受邀出國參與競賽、活動以及搜救的犬(貓),讓為國爭光的毛小孩們,只要在輸出前,有通過狂犬病抗體力價檢測,就能在抽血日後1年內回國,就可免隔離。防檢署副署長徐榮彬說明,這次放寬免隔離有一要件及三條件。首先,要從公告狂犬病非疫區以外國家或地區攜帶犬貓入境,需在回國前180日至1年內抽血檢測狂犬病中和抗體力價合格。徐榮彬說明,至於三條件,只要滿足任一項即可提出申請。第一,於回國120日前,向防檢署申請輸入檢疫同意文件;第二,由輸出國動物檢疫機關,直接提供檢測結果聲明書影本給防檢署;第三,由狂犬病中和力價抗體檢測實驗室,直接提供檢測合格報告影本給防檢署。
日期:2024-03-04
KKCompany回台掛牌拍板定案,將成為首家音樂串流平台上市公司,未來要發揮累積25年的軟體實力,搶進數位轉型商機。
日期:2024-03-04
日本因地理位置相近,擁有許多美食、美景,加上正值日幣匯率相對低之時,許多國人青睞前往日本旅遊,而國泰世華銀行也把握這個機會,推出赴日刷CUBE卡「享3.5%小樹點(信用卡)回饋無上限」的限時加碼優惠。不過,有旅遊達人指出,隨著愈來愈多人飛往日本購物,刷卡結帳時一定要特別留意「貨幣計價」的問題,這攸關著「手續費」會不會被多收!達人表示,近日到日本旅遊的10人當中,就有2至3人選錯,有民眾因此被多收5%手續費,甚至10%、15%的案例都看過。
日期:2024-03-04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因肝昏迷入住加護病房多日,周一(3/4)離世,享壽80歲。作家好友楊渡在臉書上發文證實,黃永松是在凌晨4點30分辭世。楊渡說今天早晨接到黃永松兒子的簡訊,說父親因肝昏迷住在加護病房多日,週日原本想移到安寧病房,但因怕身體無法承受而未移動。「我總感覺,永松兄是來這人世修行的神仙,修行圓滿了,要回去天庭。他為世間的神佛廟宇做了那麼多事,為民俗藝術的保存,奉獻那麼多心血,為文化的傳承創新,貢獻一生,我相信,天上神佛都會看顧著他的。」楊渡說,黃永松是民間工藝、表演藝術、民俗文化、廟宇建築、古蹟保存、歷史真相等的傳承人,也是守護神,如今,守護世間的神仙,功德圓滿,要回去天庭了,願天上神仙一起來守護他,伴著他遠行。《漢聲》雜誌辦了近半個世紀,它用細琢精雕的方式,完成了「福建土樓」、「貴州蠟染布」等,一篇又一篇,驚人的文化報導,受到了《時代》雜誌、BBC等國際媒體的肯定。黃永松,這位替「中國結」命名的老人,至今還提著鍬,在文化土壤上掘著,他說,他是拉風箏的人,想「傳」,也盼著人「承」。(原文刊載於2017/11/29,更新時間為2024/3/4)
日期:2024-03-04
前幾天我看孩子們在忙課業,發現他們在網上做環境科學的科普工作。雖然他們花了好多時間,但只寫了幾篇文章。我就建議他們用AI技術,把他們寫的文章變成視頻。你猜怎麼著?一天之內,他們就做出了好幾個內容超豐富的視頻!孩子們都說,有了AI技術,效率真的高多了,省下來的時間還能多讀點書呢!
日期:2024-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