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林茶室」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案,目前累計2人死亡,25例通報。衛生福利部指出,在死者體內驗出的「米酵菌酸」,應為致命原因,台南市衛生局提醒,「米酵菌酸」係食物在發酵過程受唐菖蒲柏克氏菌污染所產生的罕見毒素,包括木耳、米線都能發現其蹤跡,呼籲民眾在家要自行留意食物保存及處理的方法。
日期:2024-03-30
日本製藥大廠小林製藥紅麴案在日本持續延燒,截至3/28晚間為止,約680人在服用該產品後腎臟出現問題住院,其中死亡個案已增至5例,迄今仍有114人住院治療。而台灣也疑似出現首例因食用相關紅麴製品而導致腎衰竭案例,一位高雄男子表示,自己70歲的太太聽說紅麴可降低膽固醇,從3、4年前開始購買大醫生技製造、原料商為小林製藥的紅麴膠囊食用,但去年3月突出現食慾不振、腹瀉不止、胃寒等現象,在高醫檢查出罹患急性腎衰竭,5月即開始洗腎。太太病發後爆瘦到只剩39公斤,人生變掉,「活著像在等死!」(原文刊載於2024/3/27,更新時間為2024/3/29)
日期:2024-03-29
隨著生成式AI如火如荼持續發展,各行各業開始導入AI應用,其中也包含許多傳統零售業與電商平台,但AI運算力背後的基礎是要有強大的雲端服務支持,高滲透率的新科技與蓬勃發展的OMO全通路服務,全面改變了消費者行為,而如何善用科技力量洞察數據,制定靈活策略深、搶占市場先機,成為零售業的必要策略。
日期:2024-03-28
寶林茶室中毒案截至周四(3/28)傍晚已累計至19例,除了先前2例死亡個案,目前已有5人病危。衛生局長陳彥元向民眾強調,如果3/17~24曾到寶林茶室信義A13店用餐後,出現疲倦、噁心、嘔吐以及腸胃不適的症狀,請盡速就醫,因為根據先前案例,一旦出現症狀後,病程進展是非常得快,一定要特別留意。另一方面,陳彥元也表示,事發後相關單位進行查核也請業者出面說明,卻發現寶林茶室漏報一間分店,且疑似有隱瞞躲避查緝意圖,違反食安法「這是非常嚴重的」,目前已命令立即停業,最高可能懲處300萬。而台北地檢署將寶林負責人黎仿軒、店長、廚師等3人依涉犯《食安法》、過失致死等罪,諭令限制出境、出海,下午並邀集信義分局、台北市刑大以及疾管署等召開專案會議,指派警方分頭蒐證,包括查訪被害人、分店以及進行監視錄影資料分析等。
日期:2024-03-28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攜手波士頓顧問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在週四(3/28)公布全台首發的《2024臺灣超高資產客群財富洞察報告》,洞悉臺灣資產淨值達1億元台幣以上,以及10億元台幣以上「超高資產客群」有哪些財富管理需求。
日期:2024-03-28
台股大盤3月以來表現氣勢如紅,觀察台股零股交易情況,前5名高股息ETF就占了3檔。其中高息配息政策的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最受小資族投資人青睞,零股交易日均量268萬股最具人氣;進一步統計3月以來共18個交易日,00919有13天都是成交量第一,期間台積電、鴻海各有3天、2天第一。00919週三(3/27)以25.06元開出,最高價來到25.64元,終場收在25.51。觀察00919近4季配息金額,分別為0.54元、0.54元、0.55元、0.66元,呈現階梯式步步高態勢,且次次填息與抗跌跟漲,也符合存股族期待,不過投資人也會好奇買在25.x元會不會太高?
日期:2024-03-27
在預計可實現持續且安定的2%物價目標下,日本央行(日銀、BOJ)總裁植田和男在3/19提案解除負利率,將短期利率從-0.1%上調至 0%-0.1% 左右,也是日本17年來首次調高利率。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日銀此舉是宣示利率政策轉向,但還不代表已結束通縮。他表示,日本的產業、股市、薪資等都已經開始成長,整體邁向正向循環,只要產業撐得住通膨、薪資上漲,就有機會擺脫「失落的30年」。王健全建議,日圓兌美元匯率1:150仍屬扭曲的匯率,此次升息偏向象徵性,未來若逐步恢復到正常利率區間、結束長年扭曲利率,日圓當然有機會升值,因此民眾目前若有觀光消費需求,是可逢低買進一些日圓。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也認為,日銀雖停止負利率,但調幅很小,宣示大於實質,對整體經濟影響仍非常有限 。他預期日本仍會維持弱勢日圓一陣子,以期有持續刺激出口成長、吸引外資投資,以及用「服務出口」(觀光業為主)刺激內需。吳大任評論,目前還不能斷言自安倍時代起的寬鬆政策走向已結束,他直言若現在就結束貨幣寬鬆,會是「很沒智慧」的作法。
日期:2024-03-27
名人出軌、政客失言、Me Too風波、YouTuber形象翻車,這些本與我們無關的人事物,為何使我們滿腔怒火、忿忿不平,甚至能令某些人口出惡言,導致戰火愈演愈烈?
日期:2024-03-27
《人工生殖法》上路16年多,僅限不孕夫妻適用,也未納入代理孕母制度。多年來,國人被迫到海外接受療程,民間團體和立委紛紛高喊修法,但對開放程度產生歧見。
日期:2024-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