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採取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採取共有7076項結果
政治社會

疫情3.0時期,台灣該如何讓員工快速回到生產線上?崇越董座談對「服務型政府」的期待

應雲林縣政府之邀,日前出席一場地方青年創生講座。主辦單位設定的講題雖然是「綠能產業趨勢—漁電共生及箱網養殖」,但我的主軸仍環繞在「生活」;我們一切的努力及奮鬥,都是為廣大民眾提供更美好的生活。

日期:2021-11-03

台股

專挑翻倍成長股 「職場小美工」讓資產翻了6倍

股市的投資方法百百種,有人擅長波段操作、有人喜歡長期持有、有人只看技術分析、有人研究企業財報、也有人只玩指數期貨、更有人沉迷於短線當沖。雖然可以選擇的投資方式何其多,但在【成長股達人】陳喬泓看來,能夠長期創造穩定獲利的方法並不多。

日期:2021-11-03

理財

長期展望:轉型時代

今年PIMCO(品浩)適逢成立50週年,近期舉辦第40屆「長期展望論壇」,將全球PIMCO 投資專家及由柏南克 (Ben Bernake) 主持的全球諮詢委員會(GAB)齊聚一堂。在年度長期展望論壇中,我們聚焦於未來5年的經濟前景,讓我們在配置投資組合上,掌握全球經濟結構性變化及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我們邀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決策官員、投資人、與歷史學家,從多元的角度為PIMCO帶來真知灼見。此次PIMCO更邀請到重量級嘉賓 – 包含前巴西央行行長Arminio Fraga、阿根廷經濟部長暨前阿根廷央行行長Alfonso Prat-Gay,與能源專家暨經濟歷史學家Daniel Yergin參加本次論壇,共同探討並預估未來 5 年的重要總經趨勢和議題。本次論壇中所探討議題之精華,集結在PIMCO最新發布的《2021年長期展望》。

日期:2021-11-03

今周刊25周年慶專區

率先推動ESG接軌國際 實現永續新社會

2018年10月,當時國內還沒有太多人聽過ESG,《今周刊》率財經雜誌之先,大膽以此為題,用封面故事規格將這個重要趨勢介紹給讀者。報導中,我們發現諸多重量級外資已將ESG納入投資原則,部分國內企業甚至因此被外資列入拒絕投資名單;然而,這些外資機構的ESG衡量原則卻又莫衷一是…。這是一個需要各界不斷磨合溝通、持續演變進化中的重大趨勢。

日期:2021-11-02

科技

台積電回應工程師「血汗內幕說」 然而,這位美國人的抱怨印證張忠謀預言...

一名來台受訓的台積電美國工程師,發文抱怨認為內部工時過長、做事沒效率、軟體老舊,引起熱議。台積電隨後回應,人才是公司重要的資產,規劃跨文化溝通協作的培訓,打造開放、多元且包容的職場環境。不過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過往就曾對半導體提出警告,「台灣人要管理美國人,幾乎不可能」並提出對台灣產業未來優勢及挑戰等看法。

日期:2021-11-02

退休

「勞退自提6%」輸給0050傻存20年?他42歲財富自由,年領70萬股息算給你看:退休金怎麼存最快

編按:作者施國文曾是證券業務經理,42歲就靠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50歲離開職場,股息年收入約70萬元。施國文也曾是一個在股市殺進殺出,喜歡「重押」單一股票、賺快錢的超積極投資人,直到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財富大起大落的震撼教育後,才開始修正自己,憑藉著股海投資20多年的資歷,開創了屬於自己「穩中透強」的「GOWIN投資模式」。

日期:2021-11-01

國際總經

本周Fed會議成股市風向球 擔心重演2013年「縮減恐慌」?投資人得先掌握這4件事

上周五(29日),美股3大指數再創新高,當日台股雖然開高走低,終場收跌,但周線、月線仍收紅;接下來,市場將目光焦點,鎖定美國聯準會(Fed)於本周二、三,召開的利率決策會議,觀察Fed主席鮑爾對通膨展望的看法,藉以推估可能的升息時間點。

日期:2021-11-01

台股

近一年股價漲逾300%!外資看好還會再漲8成,一張表看懂南電在夯什麼

台股近一年來漲最多又最有續航力的族群,非ABF族群莫屬,近一年來ABF三雄南電(8046)、欣興(3037)、景碩(3189)不僅分別繳出328%、180%,以及254%的漲幅,近日更屢創歷史新高股價。

日期:2021-11-01

金融

台灣首間赴陸開分行》富邦蔡明忠:在中國做生意,「就像撞向一道又一道的玻璃門」

「新冠疫情讓大家體認到,世界有多麼的脆弱!」在 Yahoo! Finance 舉辦的《全球市場高峰會》線上論壇中,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指出疫情對世界帶來的衝擊,但也點出伴隨而來的發展機會。

日期:2021-10-29

金融

中國信託如何幫助企業迎戰疫情不斷鏈 充滿不確定的疫情時代 數位化幫助企業增加韌性

今年七月起,Delta變種新冠病毒大舉入侵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協會員,確診人數瞬間飆高,國際大廠如豐田汽車、三星、Nike在當地的生產線紛紛減產甚至停工,引發全球晶片與消費品的斷鏈危機。

日期: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