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43)2025年,能源轉型4大目標驗收在即,非核將成真,減煤、增氣、展綠卻陷入瓶頸,當缺電與減碳焦慮雙雙襲來,「返核」聲浪再起,台灣能源政策該走向何方,又得付出哪些代價?這是政府、企業到個人都必須務實思考的問題,你我終究得權衡利弊,做出取捨。
日期:2024-08-14
在父親節這天,總統賴清德周四(8/8)召開首屆「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會議。他表示,在極端氣候衝擊下,有愈來愈多來專家提醒,人類現在所經歷的每一年夏天,都會是「餘生最涼的夏天」。賴總統直言,極端氣候造成的災害,對任一國家都是艱鉅挑戰。他譬喻,突如其來的天災像是「急性感冒」,而全球氣候變遷則像是「慢性疾病」,但無論是急是緩,政府都有責任持續加強台灣因應極端氣候風險的調適機制,不斷強化國家永續發展的韌性。談到核能,賴總統回想20幾年前擔任立委時,與跨黨派立委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首度將「非核家園」入法,並完成立法。他說,當時執政黨民進黨非國會多數,這證明「非核家園」不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賴總統期許國人藉此委員會,了解能源議題絕非僅是「反核」或「擁核」的「是非題」。他強調,國家氣候治理的每一個決策,勢必都是多元的「選擇題」,甚至是複雜的「多選題」。
日期:2024-08-08
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首次會議週四(8/8)下午4點在總統府登場,各界關注能源與核電存廢議題,多個環團和公民團體7日搶先召開記者會,呼籲委員會中的爸爸、阿公,可以為下一代提出更友善的氣候環境因應政策。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茹萍表示,在AI和半導體帶動台灣產業的同時,政府也要思考,是要當「媽寶」的媽媽,還是要培養有競爭力的小孩?她也呼籲身為氣候變遷委員會副召集人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應該要去參考有公信力的台電、經濟部能源署的資料,不要輕易相信網路上的不實資訊受邀擔任「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委員的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也表示,核能最大問題就是核廢料一直無法有效解決,過去被選為低階核廢料儲存地的金門烏坵和台東達仁鄉,都沒辦法獲得居民支持,甚至未能公投。希望要用核電的委員可以直接去蘭嶼走走,若明天討論真的非核電不可,那就是透過公投來解決。
日期:2024-08-07
聯華電子2021年宣示於2050年全面採用再生能源,並加入RE100國際再生能源倡議。2023年,聯電集團的再生能源使用占比達11.1%,相較於2022年的5.1%翻倍增長;同時,於台灣簽訂裝置容量達181MWp的再生能源採購合約,已自2024年起供電,以穩健的腳步向2025年25%和2030年50%的目標推進。
日期:2024-08-05
核電存廢議題持續延燒,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週三的民進黨中執會中,回應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的詢問時,談到反核不是民進黨神主牌,而是整個國家總體的政策走向,政府非核主張不變,但能源也要多元化。與會者指出,賴清德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反核已「不只是」民進黨神主牌,只看單句容易誤解。而行政院長卓榮泰週四的一篇日媒專訪,也在核電議題引發關注,雖政院已經澄清卓榮泰並未在專訪中提到2030年將重啟核電,不過國民黨仍表示,賴清德應該立即向台灣人民說明重啟核電的步驟與程序。
日期:2024-08-01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數據指出,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於六月再破新高。「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顯示,二○一○年後台灣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現「減碳不減」。
日期:2024-07-31
在室內設計的舞台上,藝放空間設計總監陳思帆猶如一位藝術家,以她獨特的視角和深厚的設計功底,將每個空間變成一幅充滿故事的畫布。
日期:2024-07-30
碳有價時代來臨!環團出身的民進黨立委洪申翰認為,政府不該只有管制性工具,卻缺乏經濟誘因,他邀集學界和民間團體共同召開記者會,共同呼籲政府應加大力道投資國內淨零,可參考美國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以下簡稱IRA),引流綠色投資、強化我國於國際供應鏈下之競爭優勢。學者也認為,在國際綠能產業上,想要去除紅色供應鏈的良機,台灣不應錯過。例如台灣固態電池大廠輝能科技(ProLogium)就獲得法國政府補貼15億歐元(約新台幣519億元)打造電動車電池超級工廠。歐盟將在2026年正式課徵碳關稅,台灣將有數千貿易商、製造商將受影響;而台灣的碳費匯率在召開4次審查會後仍卡關,對鋼鐵業者、石化業者等排碳大戶而言,影響比其他產業更大。
日期:2024-07-11
面對平價越南茶來勢洶洶,老字號茶葉商台灣農林光靠賣茶,已經連6年虧損,若想在最短時間內止敗為勝,只能從土地出租下手。
日期:2024-07-10
今年第七屆《台灣大未來》國際高峰會,總統賴清德、政府部會首長與產學要角,多面向解析台灣當前優勢與挑戰。在AI發展持續,淨零永續的趨勢高速前進,台灣各類型產業如何抓住機會,找出最佳布局策略?
日期: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