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排擠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排擠共有784項結果
國際總經

華爾街大戶最新持股申報》十年來首買台積電、重金押寶電動車 揮別中國市場後 金融大鱷索羅斯下一步

中國市場跌至罕見低點,華爾街大戶涇渭分明,如「避險基金天王」達里歐趁機抄底,「反中第一大將」索羅斯,則是徹底向中國說掰掰,尋找新的投資領域。

日期:2021-11-24

每週一檔精選個股

【麥克連】20211121精選個股:受惠於晶圓廠外包的產業趨勢,且擴大資本支出,法人看好未來兩年獲利動能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21

公投專區

藻礁公投電視說明會》昔環團盟友針鋒相對 台灣能源轉型途徑成攻防焦點

重啟核四、反美豬、公投綁大選以及三接遷建四大公投案,即將在12月18日進行投票,中選會規劃第二場意見發表會今日上午登場,上午聚焦三接遷建(第20案)。電視說明會正反雙方代表中赫見「環團對環團」,由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對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昔日老戰友如今針對能源轉型策略判斷針鋒相對。

日期:2021-11-18

科技

「從現在開始,沒有產能過剩這句話!」 黃崇仁:三年內台灣半導體製造業會大發,因「這塊」車用需求是大利多

力積電(6770)董事長黃崇仁下午在公司股票上市前法說會上指出,由於全球電動車大趨勢推升了車用電子晶片需求,電動車又是全世界邁向節能減碳及淨零排放的主要工具,這對車用晶片都是大利多,「但(晶圓代工廠)有沒有產能就不知道」。他認為,由於當前12吋晶圓的代工產能大缺貨,且勢必持續至明年,加上8吋晶圓產能的車用晶片價格持續上漲,因此對於市場上屢傳出2023年全球晶圓代工產能恐供給過剩的說法,他並不認同。黃崇仁信心滿滿地說,「從現在開始,沒有產能過剩這句話!」而且他相信在未來三年,台灣的半導體製造業會大發,他非常看好。

日期:2021-11-10

政治社會

政策解析》專訪雙語政策操盤手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教育部長潘文忠 師資不足、 城鄉差距、排擠母語⋯ 深度解讀六大挑戰

二○一八年底,行政院頒布了「二○三○年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以「厚植國人英語力」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兩大政策目標,希望在二○三○年將台灣打造成為雙語國家。去年八月,國發會與教育部進一步在上述藍圖基礎下,擬定了二○二一至二四年的雙語國家政策「前瞻基礎建設——人才培育促進就業建設」計畫,以四年一百億元的大手筆,細分六大策略與對應KPI,推動雙語國家的發展。

日期:2021-11-10

存股池追蹤

存股助理第89期︱第3季財報陸續開獎,是撿到寶還是踩到泥?台肥、麗豐-KY、群光、大成股東看過來

麗豐-KY、台肥、群光的業績令我們振奮,大成卻讓我們大失所望。投資路上,只要我們用心,一定會撿到寶;但即使再怎麼小心,也難免會踩到泥。不管怎樣,我們都要戰戰兢兢地面對每個投資十字路口的抉擇。

日期:2021-11-08

國際總經

台裔吳弭勝選波士頓市長、改寫200年歷史!跳脫「被安排的人生」,一切從病母斷絕關係那刻說起...

終結了美國波士頓200年來,由白人男性主政的傳統,36歲的台裔市議員吳弭,成為了波士頓首位女市長。原本背負著雙親冀望要從醫的她,卻在遭逢家庭巨變,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母親和她斷絕親子關係後,讓吳弭決定讓人生「轉個彎」,因緣際會下踏入政壇。如今,她將帶領這座族裔紛爭不斷的城市邁向未來。

日期:2021-11-03

聰明理財

如何開始指數化投資?施昇輝:透過複委託,避免變遺產困擾...現在買美金外匯風險低

前一篇文章「指數化投資是萬靈丹嗎?」刊出後,得到很大的迴響。綜合網友的提問,不外乎是「你會開始做指數化投資嗎?」和「你還會買0050、0056嗎?」

日期:2021-11-02

美股夢想家:打造穩定現金流

【施雅棠】軍火商龍頭落難,洛克希德馬丁股價大跌12%,現在是買進機會嗎?

本文提供之訊息謹供參考,所談到的股價與個股僅為教學與文章舉例,無任何推薦之意,買進賣出仍請投資人自行判斷。本文內容僅供訂閱戶本人使用,非經授權嚴禁任何翻印、轉載,或以任何型態傳播於他人。

日期:2021-11-02

科技

台積電、聯電明年解救全球晶片荒! 2022年晶圓代工新增產能 估晶圓雙雄將佔最多

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集邦科技估計,由於全球電子產品供應鏈出現晶片荒,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造成晶圓廠持續漲價。繼過去兩年來,全球前十大晶圓代工業者產值皆年增20%後、突破千億美元後,2022年更上看1176.9億美元,年增13.3%。不僅如此,與2021年不同的是,2022年全球新增產能的要角,將是台積電(2330)及聯電(2303),而非陸廠。

日期:202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