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年,大立光面臨諸多營運挑戰,股價欲振乏力。然而,大立光執行長林恩平低調展開新事業布局,正為大立光下個十年鋪路。這些謀略,能讓大立光再造股王盛世嗎?台灣鏡頭產業的股價又該怎麼看?
日期:2021-04-19
19世紀,第一輛電池動力車問世,2021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將突破300萬輛,百年以來,電池技術的持續演進,充電設施的加速滲透,電動車即將展開飛躍成長,駛向更快、更遠、更安全的未來。
日期:2021-04-16
富商佳和集團負責人翁茂鍾,被翻出27本筆記本,詳細紀錄他與多名司法官人員有不當接觸,引爆司法界最大醜聞。經司法院人審會調查,今年1月公布第一波懲處名單,今(7)日公布第二波懲處名單,包含最高行政法官鄭小康承審翁司法案件期間,與翁聯繫送監察院調查,其餘25名法官、前法官雖調查與翁有不當接觸,卻因案發超過5年懲處行使期限,不予追究。
日期:2021-04-07
超商消費難免會遇到需要排隊等候的時刻,但一名吳姓婦人30日PO出一支影片,怒控超商店員態度差,影片中卻看到該名婦人扯下店員名牌,嗆聲不怕別人告,稱「我全身穿愛馬仕哪有什麼差」,囂張態度引發眾怒。而今,超商廖姓店員已向吳女提告恐嚇,7-ELEVEN也出面回應,會協助門市夥伴確保權益。
日期:2021-04-01
2018年,《公司法》修法,納入強化股東權益的「大同條款」。2019年,「股東行動主義」開始成為台灣資本市場新風潮。2020年10月21日,大同經營權變天。隔日證交所立即發函大同,質疑公司過去的部分費用異常飆高;大同新團隊主動擴大查核,坦言「發現重大疏失」、「恐已涉及相關法律責任」。除了「新團隊揭發過去隱藏亂象」之外,在股東行動主義風起雲湧的這1年,公司小股東、內部員工對經營者的監督行動愈趨積極,本刊亦陸續接獲相關檢舉投訴⋯⋯。從大同的調查,以及我們對一封封檢舉信的查證,過往未被看見的公司治理荒謬亂象,開始陸續現形。這不是翻舊帳!這些被傷害的股東權益應該被平復,至少,接受法律調查。裡面怪奇甚至荒謬的情節、招式,過去未被看見,現在應該被掀開,接受更透明的檢視、討論,以及制度補強。公司治理的進步,是從正視每一家公司治理的痕跡開始。
日期:2021-03-24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美國時間10日出席國會聽證會時,一名韓裔眾議員金映玉(Young Kim)詢問他是否承諾推動台灣參與世衛,並邀請其出席由美國總統拜登主辦的民主峰會,對此,布林肯讚許台灣的民主政體、科技與貢獻,立即做出正面承諾。另一方面,美中高層會晤18日即將登場,外界預料雙方將會觸及台海威脅、香港及新疆等人權議題。
日期:2021-03-11
財政部證實,土銀董事長黃伯川及合庫總經理陳世卿上周六以書面方式請辭,財政部予以尊重,今天生效,目前兩職位分別由總經理謝娟娟及董事長雷仲達暫代。
日期:2021-03-02
《華爾街日報》週四 (11 日) 報導,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首度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進行通話,主題聚焦於貿易、氣候變遷與人權議題。
日期:20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