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見許多關於大腦的錯誤理解。建立正確的大腦知識,有助於父母親陪伴孩子學習,不致於走冤枉路。我們整理出常見的八種迷思,一一破解。
日期:2018-11-01
短線交易、當沖只要能夠獲利當然人人愛,因為如果不必冒太大的風險又可以快速獲利誰不要?但是大多數人經歷到的,是進場買進的時候原意想要短線或者當沖,卻遇到了一次兩次套牢無法獲利了結之後,重返過去長期等待解套的窘境........
日期:2018-11-01
台灣第三季出口創新高,但真正賺到的貿易順差卻摔一大跤!怪異的現象,凸顯台灣必須加速走上一條經濟新路線。八月,央行警告台灣必須尋找經濟動能「第二引擎」;九月,一位央行理事要求檢討貨幣政策,解決「只靠出口」的失衡結構;十月二十六日,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國發會前主委劉憶如、央行前理事吳聰敏⋯⋯,多位重磅學者齊聚,他們直指匯率與利率長期沉痾,開出台灣經濟轉骨的貨幣政策新藥方。要走上這條名為「內需」的經濟新路線,長期扼殺台灣產業活力的「廉價新台幣」,也得跟著大革命。
日期:2018-10-31
「買保險不是以壽險、意外險和醫療險為主就好,為什麼還要買失能扶助險?」這是許多年輕人的疑問。專家建議,若有該不該買失能扶助險的疑問,建議可從家庭責任、勞工失能給付等面向評估是否該入手,且在決定購買之前,也應該先看清楚保單條款,並留意失能判定、給付方式和給付期間等重點。
日期:2018-10-29
「我捨不得退休!」來自金門縣烈嶼鄉、今年六十五歲的林德明,是第二十八屆醫療奉獻獎當中的異數,職稱掛的是「工友」,雖非醫生,只有國中學歷的他,卻把島上居住的四千多戶人家倒背如流,在醫療人員流動頻繁的離島,只有他堅守四十五年沒離開,是眾人心中的「阿明哥」和「地下主任」,一輩子都在為金門人的健康操心。
日期:2018-10-27
美股帶頭下殺以來,市場對全球景氣及美股多抱持懷疑態度。儘管目前回檔還不構成明顯熊市,但企業獲利確實難以再創新高。透過專家推薦的四項關鍵指標,投資人可釐清現在該「空手」到什麼程度。
日期:2018-10-24
林小姐30歲時產下第一胎,之後再婚,40多歲時想與第二任先生擁有一個小孩繼承家業,做了6年的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又發生早發性卵巢衰竭而停經,當時已經60歲的丈夫精子品質也不好,該怎麼辦?
日期:2018-10-19
高利外幣定存熱銷,國人換匯不手軟,而活動結束後,若不打算續存定存或換回台幣,外幣計價的投資商品和保單多半是資金的出口。專家表示,國人投資海外標的時,常會詢問海外所得的計算原理及報稅方式,建議掌握海外所得或損失只算已實現的部分,未實現損益不列入計算、大陸所得不是海外所得等八個原則,讓海外收益報稅更不傷神。
日期:2018-10-17
馬路上消失的賣玉蘭花嫂身影,已拆遷的日本築地市場,變形金剛般開展的五光十色電子花車,種種不同影像,都是國內外屢獲攝影大獎的沈昭良,他鏡頭下的「主角」。
日期:2018-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