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版圖極度斜槓,卻總能成功地以小搏大,敢於、也樂於擁抱旁人不願承受的風險,就是馬斯克屢屢挑戰不可能的關鍵心態。
日期:2023-02-22
最近美國公布的通膨數字不理想,導致我們追蹤的美債ETF價格有較大的拉回幅度,如果有投資的話,訂閱戶的美債ETF部分應該已經出現帳面虧損。我們該如何面對這樣的狀況?
日期:2023-02-17
今周刊編按:疑似中國間諜氣球日前被美國擊落,讓美中關係近期陷入低谷,英國《金融時報》2/16披露,五角大廈負責中國事務的副助理部長蔡斯(Michael Chase)將於未來幾天訪問台灣,這是美國國防決策高層罕見台灣之行。
日期:2023-02-17
今周刊編按:美國公布PPI(生產者物價指數) 高於市場預期,加上聯準會多位官員再釋出鷹派言論,拖累美股周四(2/17)重挫,台積電ADR下跌逾2%。台股周五(2/17)開盤後下跌逾百點,失守15500點關卡,而台積電以524元開出下跌4元,隨後不久跌10元,最低來到517元。盤面上,金融股因利發放不受限,包括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雙雙走揚,帶動整體金融股全面上漲,觀光旅遊及航空股也相對抗跌。
日期:2023-02-17
美國眾議院在2月9日以419:0全票通過決議案,嚴厲譴責中國共產黨在美國領土使用高空間諜氣球。美國副國務卿雪蔓指此事可看出中國欲「重建國際秩序」的新跡象。這種不負責任的行徑完全驗證美方長期以來的看法,亦即中國在國內日益專制,在國外日益挑釁。
日期:2023-02-13
綜合外媒報導,美國國防官員近日透露美國政府正在追蹤一個飛進領空的間諜氣球,並說它來自中國;也因為其飛行路徑越過「數個敏感地點」,包含美軍位於蒙大拿州的地下洲際彈道飛彈發射井所在地,讓美國政府高度關心此事。CNN最新報導,週六(2/4)又有另一個中國間諜氣球正飛越拉丁美洲,五角大廈發言人賴德(Patrick Ryder)表示,目前尚不清楚氣球在拉丁美洲上空的確切位置,不過另名美國官員指出,這顆氣球現階段並未飛往美國。週五(2/3)賴德說明,發現第一顆氣球飄過美國北部上空之際,美國政府就一直追蹤;由於高層官員擔心,若擊落這氣球,殘骸可能對安全造成威脅,因此建議美國總統拜登,不要將它擊落。賴德同時說明在過去幾年,已有類似的氣球活動,同時表示美國政府已採取措施以確保它無法收集敏感資訊。CNN報導,美國已透過多種管道和中國官員「接觸」,並傳達此事的嚴重性。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ohn Blinken)原訂美國時間4日出訪中國,然而卻傳出中國高空氣球進入美國領空,國防部質疑該氣球是為蒐集敏感情資所用,於是決定推遲布林肯的訪中行程,待情勢適宜再安排出訪。(原文刊載於2023/02/03,更新時間為2023/02/04)
日期:2023-02-04
《金融時報》週一 (1/30) 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一些企業,不會向華為提供出口許可證,意味美國接近全面禁止向華為出售美國技術,美中科技戰再度升溫。華為雖列入美國貿易黑名單,但在不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情況下,美國供應商仍獲得向華為供貨的若干許可證。不過,消息人士週一指出,美國商務部已通知一些企業,將不再授予對華為出貨的許可證,因為美國官員認為,此舉有助於圍堵華為幫助中國政府從事間諜活動。也有消息指出,目前討論還處於初步階段,不清楚全面封殺的禁令何時出台,但可能在今年 5 月華為遭美列入實體清單四周年時決定。截稿前,美國商務部、華為尚未回應置評請求。
日期:2023-01-31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01-31
今周刊編按:美國總統拜登1/25發表電視演說時強調,目前美國已有300輛裝甲車前往烏克蘭的途中,同時,烏國也已收到800多種武器,接下來美國還會提供烏軍31輛「M1艾布蘭」主戰車並加以培訓,「春天來臨之時,烏克蘭也將捍衛領土、發起反攻」。隨著俄烏戰爭邁入第二年,目前雙方在烏克蘭東部持續拉鋸,形成膠著,如同冬天的積雪,越陷越深。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立下新年新希望,矢言在今年底收復失土,或至少如西方觀察家所言,徹底終結俄羅斯的入侵威脅。俄烏大戰的決戰點,在於哪一方的坦克戰力能碾壓對手,我們在開春引領大家深入烏東前線,解析這場坦克大對決。
日期:2023-01-26
歐美等政府近年已將晶片視為重要戰略物資,紛紛提出法案追求供應鏈自主。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產業暨能源委員會(Industry and Energy Committee)1/24投票通過「歐盟晶片法」(Framework of measures for strengthening Europe's semiconductor ecosystem,簡稱EU Chips Act),其中包括一條罕見的修正案,要求歐盟展開「晶片外交」,與台、美、日、韓等戰略性夥伴合作,以確保供應鏈安全。
日期: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