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抽血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抽血共有375項結果
健康

首例!30多歲男打AZ出現血栓 指揮中心:28天內若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日表示,針對近期國內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嚴重不良反應事件,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已於5月31日召開專家諮詢會議進行討論,確認我國首例因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引發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Thrombosis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TTS)之案例。該名民眾經臨床警覺與及時診治,症狀已改善,並轉至普通病房持續觀察中。

日期:2021-06-02

政治社會

除了輕微發燒沒別的症狀,卻差點送命...一個從鬼門關回來的新冠故事,讀完可能會救回你一命

編按:曾獲「華人楷模年度人物」、馬來西亞拿督鄭博見不幸罹患新冠肺炎,原本症狀輕微、在家自我隔離的他,染疫14天後病情急轉直下一度命危。從鬼門關走一遭回來,拿督鄭博見公開染病全過程,他以自身經歷奉勸確診病患一定要做血液和肺部X光檢驗,了解自己的真實病情。 事實上,台灣與國外都曾發生多起COVID-19 患者,猝死在家中的悲劇,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說明,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如果合併「隱形缺氧(Silent Hypoxia)」,該患者的症狀會讓許多醫師大感驚訝,原本認為這些缺氧的人應該已經處於休克狀態,但他們往往卻意識清楚可以正常應答,甚至還能滑手機。由於沒有明顯症狀,等到發現不對勁要送進急診時,往往已經太遲了。 然而,在疫情延燒時期,冒然衝急診是很危險的舉措,那麼,在家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該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出現「隱形缺氧」呢? 黃軒醫師強調,民眾不必過度恐慌,德國研究顯示,COVID-19確診者中,只有32%會出現「隱藏缺氧」症狀。另外,出現合併隱藏缺氧症狀的染疫者死亡率只有18%,甚至比出現合併典型呼吸困難衰竭症狀的染疫患者死亡率約30%,還要來得更低。 黃軒醫師建議, 若是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不安心,可以考慮購買「血氧濃度計」或是有些智慧手錶就有提供血氧偵測功能,若低於90%就要提高警覺。 美國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一開始由醫護人員確認輕重症、分艙分流後,輕症或無症狀患者在家自我隔離期間,由家庭醫師遠端視訊看診、隨時掌握病情,這也值得台灣借鏡。 最後,再次提醒,此時千萬不要輕易衝急診室,不但讓醫療量能負擔加劇,由於急診室可能充滿各種變異病毒,不小心帶病毒回家就得不償失囉。 以下是大馬拿督鄭博見染疫的親身告白:

日期:2021-05-24

健康

每10人就有1人確診...如果我被感染了不自知,打疫苗會不會出問題?感染科醫師這樣說

台灣很顯然邁入社區感染,昨(15)日新增了181例本土案例,接下來的兩週將是重要關鍵,如果你在公費公告順序下,請盡快接種疫苗。每個人請戴好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1.5公尺、減少外出、聚餐、旅遊等,如此我們就能將疫情嚴重程度從已經的3級降到2級,甚至1級!

日期:2021-05-16

健康

台灣警覺性太低!當初華航機師家人有「陽性抗體」就是警訊 醫:會本土暴增一點都不意外

國內兩天內爆發23起本土病例!宜蘭縣長林姿妙今更宣布,縣轄16處風景區、13種八大行業營業場所同步暫停營業至6月8日,如有違反者,縣府將依傳染病防治法嚴處。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胸腔內科醫生蘇一峰認為,其實早在驗出華航機師家人抗體陽性的時候,就代表已經是社區感染了,他坦言,「所以宜蘭羅東發生這樣的群聚感染,其實一點都不意外!」

日期:2021-05-13

職場

Draw a blank不是畫空格;Draw first blood也不是先抽血

Tim和外籍主管談起公司剛到職的設計師,外籍同事說這位設計師"He’s quick on the draw”。為什麼要稱讚人畫圖畫得很快,現在不都用電腦繪製嗎?Draw在這個句子跟「畫圖」無關,這個字有很多道地、有趣的用法,相對於其他常見動詞像write、read、turn、eat,大家似乎沒有那麼熟悉draw,今天一起來搞懂draw。

日期:2021-04-29

健康

巧克力囊腫最常見 畸胎瘤防惡化 卵巢囊腫良性居多 這一刀別亂動

許多女性一聽到卵巢囊腫,就會認為是罹患了癌症,然而絕大多數的卵巢囊腫都與生理期有關,因此,遵循醫師囑咐、按時回診才最重要。

日期:2021-04-21

政治社會

化痰藥「牧舒爾」驚爆變色、結塊!食藥署:下架回收5萬包

化痰指示用藥「強生牧舒爾顆粒66.67毫克/公克」遭通報出現顏色異常、結塊的情形,衛福部食藥署要求製藥廠強生化學公司於4月30日以前下架並回收該藥品,共計5萬包。

日期:2021-04-15

健康

基因檢測正夯 高風險≠絕對確診

基因檢測,是要提醒基因中恐導致疾病的風險高低,風險高低並不等同於異常與否。人人皆有生病的可能,提早得知風險,就是要你我做好「預防措施」。

日期:2021-04-07

健康

你是O或A?最新研究:血型影響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率有驚人差距

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一些研究人員發現某部份人比其他的人更易感染新冠病毒,也更容易出現症狀,不同患者症狀的輕重也有顯著差別。科學家迄今只知道這些差異與基因與血型有關,但還不知道真正的因素,目前只知O型比其他血型感染率低12%、重症率低13%,而A型發生重症機率比其他血型則高出驚人的1.5倍。

日期:2021-03-08

健康

「如果可以選,我想每位泌尿科醫師一定會選擇攝護腺癌...」一位泌尿科醫師的罹癌告白

就像策略長張聖原醫師告訴我的:「我們人到了這個年紀,遲早都會得到一種疾病或是癌症,如果有那麼多疾病可以選,我想每位泌尿科醫師一定會選擇攝護腺癌。因為這個病只要早期發現,就可以早期治療而痊癒,比起其他惡性的癌症,攝護腺癌的病情進行緩慢很多,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療。」

日期: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