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抱怨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抱怨共有2560項結果
健康

孩子長不高怎麼辦?醫院「1號難求」內分泌權威:搭配生長激素的「睡覺時間表」,有機會多高10公分

編按:幾乎沒有不關心孩子身高問題的家長......「我和另一半都是小個子,孩子注定長不高嗎?」「孩子功課壓力大沒時間,該怎麼促進他發育?」「孩子從小瘦弱、身體虛,要怎麼改善?」「狂補鈣能彌補先天的不足嗎?」事實上,遺傳因素只能決定身高的70%,營養、睡眠、運動、情緒這些後天因素,對身高的影響能達到30%。30%,意味可以比預期多長10公分以上,甚至從160到180公分的巨大差距!補鈣、跳繩、按摩….用盡方法激發孩子生長發育同時,你知道孩子在哪個時期適合怎樣的方法嗎﹖1個觀念改變,你的孩子可能比預期多高10公分!

日期:2023-12-31

職場

49歲林志玲回首30歲爆紅、44歲結婚:不要讓別人決定你的時間表,你可以很晚結婚,也可以很晚才事業有成

迎來40歲尾聲生日的林志玲,罕見地在IG上曬出全家福照,在公園享受天倫之樂,照片裡的三人看來十二萬分開心。林志玲寫下「謝謝大家的祝福,我的生日願望真心只有一個,希望身旁的人都健康平安~大家快快樂樂。」如此簡單的生日願望,把幸福二字詮釋地淋漓盡致。她甜笑著說:「我覺得自己個非常幸運的人,現在是非常滿足的狀態。現在的我,想更協助完成老公的夢想、孩子的夢想,甚至是他人的夢想,對我來說,這就是讓自己快樂的使命。」

日期:2023-12-31

政治社會

總統辯論會》侯、柯猛攻疫苗案,柯談及父親哽咽…賴清德反酸柯不得支持才抹黑新潮流

2024總統大選辯論會周六(12/23)登場,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依序進行申論、媒體提問、交互詰問及結論等四階段。本文為第三輪交互詰問,以問答方式,持續更新呈現三位候選人交互詰問的精彩交鋒。

日期:2023-12-30

政治社會

新北國三生割頸離世,乾妹教唆乾哥還說我沒錯!一把彈簧刀捅出校園霸凌多嚴重,師:這世界怎麼了?

新北市一名國三生遭同校男學生持彈簧刀割頸,身中10刀搶救不治,不只震驚社會,更讓人關注此事件的後續發展。一名老師寫下對這名受害學生的印象,不捨他寶貴生命就此離去,也讓他對教學使命感到困惑,「這世界究竟怎麼了?法條規章是伸張正義還是保護加害者。」然而,涉嫌教唆的女學生(乾妹)由少年法庭責付家長管束後,竟還不斷在社群媒體上嗆聲網友「我又沒有錯、是在擊敗(諧音)什麼。」讓不少人直搖頭認為根本毫無悔意。

日期:2023-12-28

政治社會

交通事故年死3千人、50萬人受傷…無論行人地獄或「帝王條款」,陳建仁:全面檢討違規記點合理性

台灣「行人地獄」、「帝王條款」等交通議題屢成輿論爭點,行政院長陳建仁周四(12/21)指示交通部與內政部通盤檢討交通違規記點的合理性,並強調不論是行人或行車,雖視野角度不同,但應相互尊重,共同打造更安全、友善的交通環境。

日期:2023-12-21

理財

「窮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他窮!」懊悔長大後才明白:為什麼階級複製幾乎是一個必然的結果?

我小時候生長在一個不是很富裕的家庭,如果講得更精確一些,那便是我們家族裡頭的全部人,幾乎都活在社會平均線以下。而如果你認識的人夠多,你會驚訝地發現,大多數情況都是要麼一整個家族富,要麼一整個家族窮,那種同一家族裡的A 家庭超有錢、B 家庭超貧困的狀況,幾乎非常少見,這是為什麼呢?你用邏輯想一下, 就會明白。

日期:2023-12-21

情感關係

周慕姿:剛結婚時幫老公洗衣服,卻被嫌晾得不整齊...設定界限第一原則「不委屈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編按:親密恐懼,是來自童年時父母未給予我們足夠的關愛,甚至情感、肢體虐待……這些創傷,在我們建立親密關係時,一旦出現壓力或衝突,我們很容易用戰、逃、僵或討好的「生存策略」因應。但生存策略築起的防衛心牆,無法讓我們認識彼此,反而強化我們對「生存策略」的依賴,自我價值更低落,最終,我們離渴盼的愛越來越遠,形成最令人悲傷的惡性循環。慕姿心理師以心疼的口吻述說:「我寫下《親密恐懼》,想要試著爬梳,那些人生的坎,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成為關係中的另一個坎。」她期盼讀者們能藉由本書,開啟親密關係裡不同於以往的嶄新選擇,而不是一再重蹈覆轍、一再悔恨心傷,讓我們都能在親密關係裡擁有愛與歸屬,也能好好愛人,好好被愛。

日期:2023-12-20

國際總經

紐約時報》LG百億帝國具氏家族繼承風暴:財閥家的養子、一段秘密錄音、遺孀控訴「前會長屍骨未寒就奪權」

<編按>《今周刊》為您精選《紐約時報》最具價值的全球時事,人文、財經、科技、進步的新聞報導,給您最快速、最前瞻的國際視野。

日期:2023-12-19

健康

無需論資排輩,每一位感管同仁都是抗疫英雄

小兒科有很多感染性疾病,我在台大醫院受訓時就接觸到很多感染性疾病,算是最粗淺的啟蒙。當時觀念和技術都還很有限,我常開玩笑對學生說:等檢驗報告,還不如我憑經驗猜的更準。直到微生物專家楊定一來到馬偕醫院,打破了我的自信,他憑一人之力帶動了馬偕感染科的進步,雖然我們成了莫逆之交,但始終不知道他離開美國後為何選擇了馬偕醫院,可我至今還很感謝他的選擇。

日期: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