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反高壓電纜行動,讓離鄉背井四十年的陳文雄,進行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尋根之旅。雖然抗爭失敗,但他藉著出書提醒民眾留意電磁波的潛在風險,讓行動堅定地持續。
日期:2016-07-21
一年殺二十萬頭豬、二千多家客戶,電宰豬肉龍頭嘉一香,即使價錢比市場多一成,也無懼美豬來襲,更將養豬模式複製到對岸去,它如何拚出年收三十億元的養豬王國?
日期:2016-07-21
這是一個連獲勝的一方都沒料到的驚嘆號, 改變了一個國家43年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環境, 不只為歐洲的歷史翻了新頁,也為全球化的時代埋下隱憂, 經濟威脅不再能嚇人,極端言論反而變明星。 這場公投是一面鏡子,照出一個變形中的世界。
日期:2016-06-30
年金改革迫在眉睫,總統府找來各界代表,組成國家年金改革委員會,希望提出改革版本;但這項目標做得到嗎?《今周刊》訪問到21位民間代表,從他們的意見,可以看出端倪。
日期:2016-06-30
生祥樂隊的《圍庄》上市,林生祥原本早談好唱片公司,對方卻臨時抽手。然而,僅僅一個月,他就以群眾募資籌得200萬元資金。靠著誠懇、靠著歌曲深沉的厚度,林生祥一次又一次贏得歌迷的信賴,也一次又一次守住他最重要的家鄉與信念。
日期:2016-06-23
六月二十三日的英國脫歐公投,統派與獨派民調來到五五波,但已牽動全球政經情勢,也創下大國領袖聯手干涉個別國家公投的紀錄。這兩派究竟在吵什麼?
日期:2016-06-16
受哲學沙龍薰陶的鄭麗君,始終倡導著自己信仰的價值;入閣後,她繼續尋找理想與現實間的支點。因為她理解,真誠的對話能感動彼此,但追求共善的行動才能改變世界。
日期:2016-05-19
在國會備詢,許多政務官避之唯恐不及,因為多半在空轉,卻不針對政策溝通辯論,專業無處施展,還要不時被謾罵,令政務官心寒
日期:2016-05-19
要求閣員「小錯不斷、大錯不犯」、「八年累積抵不上八秒失言」,這些告誡都沒有錯;但台灣經濟結構要改變,就一定會犯錯!事前規畫「議題發展模擬小組」,將是因應之道。
日期:2016-05-19
搶救二十萬個學力落後的學生迫在眉睫,除了政府有限的資源放在刀口上,協助弱勢,更要聚焦基本學力,從小救起。無論是教育制度或教學方法,只有從根本改變,才能達到目標。
日期:2016-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