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在新冠疫情後激增,超級細菌已成全人類健康最大隱憂。被美國感染症醫學學會列入超級細菌黑名單的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在台灣的醫學中心和區域醫院加護病房的個案中,具有CRAB比率竟超過七成,即每十人感染CRAB其中七人在使用現有抗生素治療就面臨很大的困難。事實上,抗藥性細菌感染不是只出現在加護病房,只要進入醫療院所場域接受治療,舉凡人工關節置換、白內障手術、植牙⋯⋯都有可能發生。也因此,抗藥性細菌感染又被稱為「沉默的疫情」(silent pandemic),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全球2019年有一二七萬人因抗藥性細菌感染造成直接死亡。國際藥廠又因無利可圖,使得新型抗生素研發挑戰日益加劇,縱使研發成功,由於台灣對於抗生素的給付機制,使得廠商願意進入台灣市場的意願更低。抗藥性細菌感染根本是國安級的問題,今天不積極處理,明天將更無藥可用。為此,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在2024年10月12日主辦、社團法人感染管制學會、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共同協辦「2024台灣感染管理高峰會」一起針對細菌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以下簡稱AMR)議題進行討論並找出解方,希望促使政府、醫療人員與社會大眾重視並採取行動。
日期:2024-11-06
台灣經歷三年疫情,成功守護國人健康及經濟表現。然而面對全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國內感染管制卻面臨「缺兵、缺武器」等困境,醫界示警,若不改善恐難因應下波大型感染疾病。
日期:2024-01-03
善用AI人工智慧、Nano奈米製藥與細胞治療,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宣布應用最高醫療與科技能量,帶來智能抗菌等等舉世最先進且完整的全套解決方案,大降敗血症風險、抗感染、治癌、新冠肺炎急救都有展露曙光的新解方。
日期:2023-12-28
2020年至2022年,全球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據國外研究預估,台灣疫情期間應產生的直接醫療成本及間接成本,分別每年329億元及2320億元,總計經濟損失為每年2649億元,相當於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0.9%。
日期:2023-12-27
回首30年前,1988年我在台大醫院完成5年住院醫師訓練後即升任感染科主治醫師,從第5年住院醫師開始就在謝維銓教授的引領之下,全面參與了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小組的各項工作,1989年即成為台大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0年應邀開始擔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1年擔任羅東博愛醫院院內感染管制委員會的委員,1992年起也成為衛生署防疫處成立的院內感染管制諮詢小組的委員。一方面直接在醫院執行感染管制的第一線工作,另一方面也參與全國院內感染管制制度上的討論與政策建議。
日期:2023-12-19
盤尼西林(Penicillin)是第一個抗生素,距今已有超過八十年歷史,然而,抗生素新藥研發不易,加上濫用抗生素的結果,使得細菌愈養愈強!避免抗藥性、預防未來無藥可醫,一次了解抗生素使用方法和禁忌。
日期:2022-12-07
2022年第四屆「蔡萬才台灣貢獻獎」得主分別是從對抗SARS到新冠肺炎無疫不與的首席防疫顧問,現任臺灣大學副校長張上淳,以及將台灣電影登上國際舞臺的重要推手知名導演侯孝賢。兩位得獎人長年在醫療及藝術文化領域深耕扎根,對台灣國際聲望提升具有卓著貢獻,讓世界看見台灣,讓台灣揚名世界,令國人引以為傲。
日期:2022-11-03
在人類與細菌的抗爭中,抗生素是人類的重要武器,但隨著超級細菌出現抗藥性,人類在這場戰役中節節敗退,超級細菌甚至被認為「不亞於恐怖主義」,不過好消息是:台灣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研發出一款「新武器」!
日期:2022-03-17
過去兩年,COVID-19新冠病毒造成全球2.53億人感染、511萬人死亡,雖然疫情在各國已逐漸得到控制,但人類依舊隨時面臨致命的威脅,那就是病毒、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的抗藥性(AMR)問題,此一抗藥性病菌的存在,被世界衛生組織喻為「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根據聯合國數據指出,全球每年至少有70萬人因抗藥性微生物死亡,到2050年可能增至1千萬人;美國CDC也估算,全美每年有280萬人發生抗藥性感染,導致3.5萬人死亡。而在台灣,肺炎是最常見的細菌感染症之一,每年致死人數也逾萬人。
日期:2021-11-24
在人類與細菌的抗爭中,抗生素是人類的重要武器,但隨著超級細菌出現抗藥性,人類在這場戰役中節節敗退,超級細菌甚至被認為「不亞於恐怖主義」,不過好消息是:臺灣生物技術開發中心研發出一款「新武器」!
日期: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