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主辦的「財富管理銀行評鑑」今年邁入第七屆,在本次評鑑中發現,無論銀行或客戶的成熟度,雙雙迅速提升;其中,銀行逐步在理專的「獎金結構」與「客戶權益」中,取得平衡;而客戶則越來越認清自身的投資屬性,並且期待合理的報酬率。每項調整或許只是銀行與客戶的一小步,卻是台灣財富管理精神往前邁進的一大步。
日期:2013-07-25
認知心理學家Kahneman以心理學實驗來研究經濟行為,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Kahneman與其研究夥伴Tversky提出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在這個理論中指出,人們並不是理性的進行經濟行為,而是存在許多的心理偏誤,而心理偏誤的研究也成為財務行為學的重點。隨後Shefrin與Statman兩人延伸了展望理論,發現人們為了避免後悔,很快地把獲利的股票賣掉(即便它還有機會再漲),同時繼續抱著虧損的股票不放(即使它可能會繼續大跌)。這種投資人的心理偏誤,就是有名的「處分效果」。
日期:2013-07-02
兩岸貨幣清算協議後一個月就訪台的美國選擇權協會,主要動機是著眼於中國潛在的選擇權商機,試圖來台發展合作管道。台灣金融業者除了積極運作人民幣業務,和外商合作切入中國市場也是另一種經營路線。
日期:2012-10-25
一位資深的投資家對如今雙北市的高房價,提出深沉的憂心,他認為台灣的年輕人如果「再怎麼努力都買不起房子」,最終將爆發嚴重的社會衝突。而扭轉高房價的根源,應該從正確的稅負制度做起。
日期:2012-10-11
財政部端出證所稅方案,被視為是馬政府落實賦稅公平、實現社會正義一個重要試金石。不過,這個憑著改革熱血所推動的政策,如果有違國際賦稅趨勢、背離台灣社會條件,恐衝擊國家整體經濟大局,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
日期:201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