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自由,是許多投資人的夢想。有些投資人因此放棄工作,當專職投資人。很多人會想學巴菲特的操作法,但必須先想清楚一件事:巴菲特一開始 操作的不是自己的錢。在基金領域,每年10~20%穩定獲利,你就是世界級的經理人,但在散戶市場,每年 10~20%獲利,本金太小連自己都養不起...
日期:2017-08-28
機器人大軍來襲,銀行紛紛吹起革命號角,科技業也紛紛卡位機器人理專商機。但機器人真能替投資者做大報酬率? 受限於技術和金融環境,專家有不同解讀。
日期:2017-08-17
投資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心法。在股市,為了賺錢,要傷腦筋;不幸賠錢,更傷腦筋。要想不傷腦筋,方向就要做對。然而,究竟是不是做對?則有待提升投資理財的知識才知道。
日期:2017-07-20
當多數大學同學還在感慨「三十歲存百萬太難」時,二十八歲的戴憶雯已從每年「多存五十萬」進階到「多攢百萬」。她靠著三本存摺,修鍊「掙大利」的養錢方程式,如今輕鬆笑擁千萬宅。
日期:2017-07-20
「現在,到了我這個年紀,已經很清楚情緒勒索是怎麼回事了。」她用過來人的口氣說。直播教母唐綺陽今天不談星座,說的是情緒勒索,還有自己的故事。
日期:2017-05-08
藝人吳怡霈有一位可靠的財富管家, 每年為她的資產穩定增值至少一五%,績效甚至勝過不少法人。《今周刊》專訪她的財富推手吳爸爸,暢談他如何殖利率與價差兩頭賺。
日期:2017-03-30
台灣適婚年齡的單身人口創新高,30歲以上的單身人口高達559萬人,他們樣貌多元,有中年未婚、離異單身、單親單身、同居單身……,比起舊世代,這勢力超級龐大的單身新世代,自主性更高、更懂得規劃單身生涯,消費力高且重視理財,擁有「一個人」也從容自在的本事,享受「樂在單身」的人生狀態,我們稱之為「超單身世代」。
日期:2017-01-26
林志成說,他喜歡觀察,也把自己當作消費者,發現顧客看到便當就提不起食欲,他改換另一種「視覺享受」,例如肉羹米粉加條銀絲卷;有時在餐後送上一桶剉冰,他發現做出市場區別,就能吸引顧客上門。
日期:2017-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