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提問:不好意思,想請問孫大/孫太(題外話:若是打擾了的話,就請忽略我),實在困擾我了,前兩年在吵說儲蓄險利率要降趴,那時的我還完全未接觸存股/股票市場,想透過儲蓄險的方式存錢,於是108年買了一張10年期月繳2000元,109年買了1張6年期年繳35000元,這樣每個月就是固定存5000元,大大們會建議我將這兩張退掉嗎?
日期:2021-09-13
台股從 8 月中市場極度恐慌,到 9 月初多頭情緒回穩,僅僅花了2周的時間,但類股的多空分布卻有很大的改變,鋼鐵、航運這些高基期的傳產,股價幾乎逼近前波低點,然而投信在 8 月下旬大力掃貨的高速傳輸、IP矽智財及晶圓代工,都領先大盤創下新高,在內資中實戶都開始離場的狀況下,法人開始主導盤面,不少投信認養股在短短2周的時間內,都拉出 30 ~ 40% 的漲幅,量能從 5 ~ 6 千億回到 2 ~ 3千億後,台股並沒有如預期的量縮重挫,反而恢復常態,當沖的退燒,也讓法人更容易控制價格,有別於 6 ~ 7 月航海王的瘋狂,投信動向重新受到投資人重視。
日期:2021-09-11
我們在上周文章談到,近四個月加權指數的重要壓力,就在4/29關鍵日K線的開盤價17,646點,「台股這波反彈逾1100點!上檔壓力關鍵在4/29日K線」。本周加權指數於9/6周一最高來到17,633點,距離4/29關鍵日K的開盤價17,646點,僅僅只有13點毫釐之差。這一次是能夠突破關鍵壓力?還是會再次三過家門而不入呢?
日期:2021-09-08
編按:2015年,43歲的銘傳大學企管系助理教授江季芸,開始正視高齡化和少子化對社會各層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對教育界未來無可避免的衝擊。於是她擬定了一個「離開校園10年計畫」,決定超前部署退休金,目標是「10年後離開校園,每年領到100萬元的股利,當作退休金」。投入股市的第一年,她買進穩定配息、配股的金融股,也是存股族的最愛。隔年,185張股票變200張,讓她覺得如果持續複利成長,就能順利實現目標。但沒想到,第3年股利政策改成配息、不配股,股利縮水,股價波動也讓資產起伏,原本的計畫趕不上變化,為了確保她的10年退休計畫能成功,她稍稍調整了作法,她把投資方法調整成「波段存股法」,也就是「雙管齊下」的策略:「波段價差」+「股利再投入」,5年的投資成效,300萬元變成1,300萬元,提早滾出千萬退休金,2020年,股利年領60萬元,朝向股利年領100萬元的目標邁進。
日期:2021-09-02
台股指數自8月20日低點16,248開始反彈,到昨(31)日收盤已經反彈逾1100點。未來指數可注意的重點,依舊是連續兩周所講的心法「上漲找壓力、下跌找支撐」。
日期:2021-09-01
台股加權指數自8月5日的高點17,643點,下跌到8月20日的16,248點,這12個交易日下跌達1,395點。就在市場一片愁雲慘霧之際,23日周一迎來單日400點的大漲,而且接下來是連三紅。今天大盤原本走高155點,但在台積電漲多拉回影響下,午盤前一度翻黑,回測17,000點關卡,所幸終場拉尾盤又翻紅。此時究竟該不該勇敢買進,迎接下一波的大漲,或是這僅是反彈用來解套的逃命波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觀察。
日期:2021-08-26
大家好,有讀者說他是入門小白,問該如何用均線? 有沒有什麼祕技? 其實這個問題船長之前已回答過,但是還是有很多人沒聽過,所以船長就來跟大家說說均線怎麼用才對,並以OTC指數為例。
日期:2021-08-19
台股加權指數8月份一開始氣勢如虹,頭三個交易日就大漲了376點,彷彿又要挑戰萬八。沒想到之後八個交易日(至昨天16日),又一口氣跌掉765點,每天盤中多方好不容易引進的買氣,一下子就被更大的賣壓給吞噬掉。這天天下跌收黑的日子,到底要到何時方休?
日期:2021-08-17
投信於 6 ~ 7 月份搶回盤面主導權,在車用電子及功率半導體製造一段飆股行情後,台股似乎已找不到更多可以快速拉抬的標的,取而代之的是盤跌修正及高檔的假突破,換言之,台股在經歷上半年的全民瘋股行情後,已開始邁入震盪盤,而一些過去 3 ~ 4 個月十分有效的方法,也發生質變。
日期:2021-08-14
台股近期價跌量縮,加權指數今(13)日一度大跌逾200點,萬七保衛戰再起,累計至今已經連續七個交易日下跌。「壓力!壓力!我最近壓力好大!」生而為人,生活中難免會有這樣的感受。在校學生會有課業壓力,社會人士有工作壓力,還有精神壓力、經濟壓力、各式各樣的壓力總是讓人喘不過氣來。面對難受的壓力,有些人選擇挑戰突破,有些人則選擇逃避,挑戰或逃避並沒有好壞之分,要視情況而定,壓力的大小、自己身心的狀況,都會左右著我們的抉擇。
日期: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