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非是一位醫生,自醫學院畢業後進入醫院工作,就近在醫院附近租下6千元套房。年薪約90多萬,省吃儉用,工作二年就存下100萬。有了第一桶金後,她決定買房。2008年全球經濟受金融海嘯衝擊的最低點,在林口買下約30坪,總價300萬華廈。30歲婚後,她將生活重心放在家庭,看診時間極少,職涯實際上年薪破百萬的時間不過幾年。本金不多,靠著自學投資,加上10多年來持續買房並投入股市,40多歲就賺進上億身家。目前在診所工作、40多歲的她,年薪才70~80萬,不過,她完全不在意,因為投資收益早已超越本薪。
日期:2025-01-17
全球經濟秩序正加速轉向國家資本主義體制,各國紛紛集中資源投資能源基建與新產能。然而,全球債務已達歷史新高,國家能否以創新驅動生產力革命,突破經濟困局?
日期:2024-12-31
網友提問,65歲老爸撥300萬買「00878+00919+0056」,月月領3萬好嗎?
日期:2024-12-31
存股頭幾年,版主也曾經訂下目標,希望盡快買齊500張、800張金融股或高息型ETF,盼著能依靠股利盡早離開職場;事實上,這個目標也沒有錯,只是速度慢了點。隨著投資經驗的累積,版主發現,如果年紀尚輕、離退休還需要十幾二十年,資產成長才是重點,股利多寡僅是次要,畢竟年輕時還有工作收入,不急著追求被動現金流。
日期:2024-12-10
凱基金在10月正式更名後,積極建立新品牌、新形象,週四(12/5)更在台北市敦化北路總部大樓廣場,首度舉行聖誕點燈儀式,以22公尺高的凱基聖誕樹點亮敦北商圈。
日期:2024-12-05
編按:臉書專頁「修正式價值投資」及同名社團版主陳啟祥,是六年級生,股市經驗18年。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畢業,曾做過中研院、國衛院的研究助理,以及藥廠的QA (Quality Assurance)工作。看過人聲鼎沸的多頭氣氛,也走過充滿絕望的空頭谷底,體會到要能在投資市場中找到長久穩定的獲利之道,唯一的方式,就是不斷的吸收並累積相關的知識,融合轉化成自己對一家公司評價的敏感度。喜歡站在原點思考,企業的真實價值是什麼,立於此基礎上,進而能挖掘出還沒被反應的成長股、價值股。原本是月薪不到4萬元的小資上班族,2018年女兒誕生後,43歲時毅然決然請育嬰假離開職場,一邊帶小孩一邊專心經營臉書粉絲專頁,經常發表文章、分享投資心得。在職期間雖然薪資不高,依然能靠著修正式價值投資將百萬本金翻倍為千萬,即使前波台股大地震,照樣堅持著價值投資的原則,不受市場情緒恐慌所影響,讓整體獲利增長逾三成,10年來平均年化報酬達20%!
日期:2024-11-19
編按:莎莉現為補習班老師&自媒體經營者,對投資理財熱中的她,曾經也因為沒做好控管失血不少,後來靠著紀律存零股加上自創的投資721計畫,慢慢累積出7位數資產。除了台、美股的優質個股外,也選擇以006208搭配00919兩檔ETF投搭配,作為她的買房基金來源。
日期:2024-10-11
編按:1986年出生、今年38歲的雷老闆(王韋閔),現為投顧董事長及分析師。中興大學財金所畢業的雷老闆,讀大學時就立志將來有一天要財富自由,如今他只花10年、就將原始資金的100萬元,35歲滾出1億元資產,怎麼辦到的?雷老闆研究所畢業後,沒有像多數同學進入金融業當上班族領薪水,而是加入元大期貨的「海龜培訓操盤手計畫」,接受為期8個月(沒有薪水)的交易訓練。過程中模擬各國股市,嚴守進出場紀律,最終通過選拔,成為實戰操盤人。 海龜結訓後,他先後任職自營商部門、可轉債部門,及證券法人部門,至今參與超過千場上市櫃公司法說會,也曾經歷某同事不遵守操作紀律,明知虧損超額卻還期待隔天反彈,因而賠掉整個部門的年度風控額,讓雷老闆震撼領悟:「紀律」,才是波段高手的根本!
日期:2024-10-01
2024年第四屆「台灣影響力投資國際論壇」即將於10月16日(周三) 在政治大學公企中心舉行,邀請到G8所衍生「全球影響力投資執委會」執行長Cliff Prior親自訪台,另有來自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影響力投資基金經理人的現身說法,共同探討全球及亞洲影響力投資領域的趨勢、催化資本與混合金融的實務案例、社會金融相關政策法規的調適,以及永續發展債券市場成長的機遇。
日期:2024-09-19
有位朋友昨晚打給我,她說,上個月老公領到一筆200多萬的遺產,看股市這麼熱絡,原本想拿來投資,但又考慮到他們還有400多萬的房貸,不知道要把這筆錢拿來投資還是拿來繳房貸?
日期:2024-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