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從大企業董事長高位退休的好朋友,最近跟我分享了一個他在第三人生的投資故事。我以為他可能是因為買0050、0056賺了一些錢,所以要謝謝我,或是很後悔沒聽我的話,去買個股卻賠了一些錢,結果都不是。他說,以前買股票都賠錢,所以已經20幾年都沒有碰過股票了。雖然聽過我介紹這兩支ETF(指數型基金),也認同它們相對安全穩定,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所以至今還是不敢再踏入股市。倒是最近聽朋友建議,投資了兩家產業面正夯的新創事業。這些朋友個個都是企業界知名人士,心想跟著投資一定不會錯,而且能和他們一起列名股東,也算是一種榮幸。最重要的是,他認為自己是在「投資事業」,而不是在「玩股票」,畢竟後者總給人投機的印象,遠不如前者正向。(原文刊載於2022/4/6,更新時間為2025/3/18)
日期:2025-03-18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與美國總統川普同台,在週一(3/3)下午舉行記者會,宣布加碼美國1000億美元的投資計畫,台積電將在美國額外投資1000億美元,再來會建造3座半導體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一座研發中心,台積電將在美國生產晶片,協助人工智慧(AI)和智慧手機的製程。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台積電這動作,應該算是買到4年的免死金牌,「加上之前的650億美元還沒花的,每年至少投資超過300億美元在美國廠」。陸行之說,既然選了擴大建廠的免死金牌選項,他認為應該不用再被強迫投資或技術轉移英特爾了。「再來美國廠資本支出應該會超過台灣廠,我們應該考慮去亞利桑那州投資房地產,以後肯定出現一個美國版台灣科學園區」。
日期:2025-03-04
編按:朴昭娟是22年資歷的投資分析師,在投資圈中享有盛譽,即便成就輝煌,母親卻早早在其21歲時就因惡性淋巴瘤離世,朴昭娟為了走出喪母之痛,在父親的提議下,和弟妹搬到京畿道。當時,他們住的公寓售價大約落在2億7千萬(約合新台幣568萬元)到3億韓元(約合新台幣631萬元)之間,當父親準備賣房時,公寓價格突然飆升,漲到4億韓元(約合新台幣842萬元),她就建議要趁價格上漲時趕快賣掉,最後房子以4億7千萬韓元(約合新台幣990萬元)的價格售出。然而,現在那間公寓的房價已超過20億韓元(約合新台幣4千2百萬元),朴昭娟對於自己慫恿父親賣房感到後悔、充滿罪惡感。朴昭娟也深刻地體會到,雖然房地產價格時而上漲,時而下跌;但對於好的物品,只要願意等待,終究能得知其價值可以漲得多高。她不願意再重蹈覆轍,新婚就四處看房,最後在她30歲、工作第6年就買房子,完成「買房置產」的終極任務。朴昭娟把擔任投資分析師時所學到的投資觀念、理財知識及工作觀察等,所有想告訴女兒的話都寫進書裡。她希望當女兒成年邁入社會生活後,在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金錢、如何賺錢,甚至是如何運用金錢而感到困惑時,這本書能為她帶來幫助。
日期:2025-02-20
台灣在過去30年來,收入後20%民眾平均收入減少1萬元,最有錢20%民眾,平均資產從1300萬變成5100萬,貧富差距從16倍擴大到66倍。面對貧富差距、低薪、高房價壓力,奉行不買車、不買房、不生育、不消費的「躺平族」,成為年輕一代的代名詞。理財作家楊倩琳認為,年輕人不應躺平,從每月存下3000元開始,採用631理財法、先儲蓄再消費、透過正確理財規劃和投資策略,即使是小資族也能逐步累積財富,實現財務自由。
日期:2024-12-02
從9/24開始,中國推出一系列降息降準政策,為要拯救低迷很久的經濟。
日期:2024-10-11
微型商辦狂潮來襲!8月8日今周刊特別舉辦《商用不動產投資趨勢論壇》,由《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擔任主持人,邀請到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知名財經節目「錢線百分百」製作及主持人劉祝華、知名主播岑永康,一同探討在台灣錢淹天花板的年代,如何「聚焦產業脈動、布局商辦先機」。
日期:2024-08-21
66歲一輩子勤儉持家的林女士,只要存到一點錢,就慢慢買進房地產,累積資產。不知不覺間,她也到了退休的年紀,幸好她的退休生活,不需要為錢煩惱。 但是飆漲的房價加上崩跌的利率,不管是銀行利息,還是房屋租金,報酬率都相繼變少。所以林女士果斷決定,她也要學兒子正在從事股市的「量化投資」。 量化投資超強講師姜桓國,已靠投資財富資產達60億韓圓,他為媽媽準備從零開始的股票課。在完成了10個小時的課程後,作者確信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學習這些內容來掌握量化投資
日期:2024-07-29
還記得是去年七月之後聯準會就不再升息了,但對於降息卻一直沒有下文。眼看股市都漲到創新高,債券卻讓人等到心涼,還要繼續等下去嗎?聯準會被什麼卡住了?
日期: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