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房價 遺產稅 fed 00919 美元

把錢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把錢共有1779項結果
房地產

買房房貸借了30年,還幾年後再一次性還清划算?胡偉良:決定「房貸還款年限」你要考慮的事

無論什麼時候提前還款給銀行,銀行收取的利息都是一樣的利率,利息則會跟著你的本金變化而改變,還沒有償還的本金部分都必須按月支付利息。

日期:2023-09-13

生活消費

月收入11.5萬生活依然吃緊?他嘆「以為自己薪水很高」 每日開銷攤開一看:「魔鬼」藏在細節裡

現在物價上漲速度快,讓許多上班族感覺「錢不夠用」,日前一名網友表示,他的薪水8萬元,老婆薪水3萬5千元,以前覺得他們薪資贏過很多人,結果生了孩子才發現,扣除生活開銷、育兒支出、車貸與電信費後,根本沒有娛樂費,讓他直呼「心滿累的」。

日期:2023-09-09

產業趨勢觀察

存股助理第375期︱新台幣兌美元即將貶破32,該如何因應?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即將貶破32元大關,並蓄勢挑戰前波的32.3元對1美元(2022年10月所創下)的低點。面對這樣的匯率變局,我們該如何因應?

日期:2023-09-06

健康

侯友宜開支票「65歲以上健保免費」!排富20%稅率以下1個都不能少…400萬人受惠要多少錢?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重大宣布」內容揭曉!侯友宜周二(9/5)宣布最新「老人健保」政見,主要內容為承諾當選後,排富後針對所得稅率達20%以下65歲以上長者,以及55至64歲原住民長者全額補助健保費用,估將有約400萬名長者受惠。知名外科名醫、前健保署署長李伯璋認為,目前各縣市65歲以上免健保費都有但書,各縣市可自行規劃財務,若拉到全國,整個健保財務制度應該會被翻轉。他強調國家要有能力面對財政壓力,醫界的開源與此免收健保費是兩回事,若不願意推動健保節流,一再以社會福利為目標,他坦言「可以預測未來醫界的苦難」。

日期:2023-09-05

保險

掌握投資黃金比例 加上保障規劃才能提高目標達成勝率!退休的規劃心法重在規律與自律的執行

法國巴黎人壽舉辦「優享人生 無虞未來」退休論壇,透過產學專家的分享,為民眾的退休準備提供方向。論壇中,景順投信總經理蕭穎雋從投資市場的角度建議民眾,以退休為目標的資產操作要盡量看遠一點,且根據歷史資料回測,只要投資人夠有耐心、規律且自律的執行,透過不同的投資工具布局,持續待在市場中,即有機會達標。如:以最簡單的股六債四配置來說,從歷史資料來看,在過去90多年間「平均都有超過雙位數的表現」,僅約2成時間的報酬率不如預期。



日期:2023-09-05

台股

10年把10萬翻成好幾億!PTT股版「菲神」親揭投資心法:從月領22K、到39歲財富自由

編按:今年39歲、人稱「菲神」的PTT股票板名人菲比斯,2013到2015年,驚人地僅花3年時間,便用10萬本金賺了1000萬。短短幾年間,菲比斯就從掏1萬元修破機車都很困難的22K年輕人,到買了250cc的重機,後來又買了3500cc的Lexus轎跑車。他的操作原則其實就是緊盯基本、國際數據、規避風險,見風起而順勢交易。不論多空頭時期都能累積財富,菲比斯只花10年,就從10萬翻到身價好幾億的全職投資人,他是怎麼做到的?菲神親自解密投資的傳奇之路。

日期:2023-09-05

科技

前台積電營運長赴北京重要會議 竟因「非中國籍」被擋在門外!蔣尚義首次揭露:我在大陸沒有被信任

蔣尚義曾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倚重的研發老將,也曾擔任台積電共同營運長,在業界人稱「蔣爸」。他首次披露,2021年擔任中國晶圓製造龍頭中芯國際(SMIC)副董事長時,由於非中國籍的身分,竟然在北京高層視察廠區時被擋駕,而且還發生兩次,顯見他當時不受中國官方信任。

日期:2023-09-04

理財

把錢都放在定存是很可惜的!前政大校長:散戶投資理財的重點不是擇時或選股,而是要會「等」

許多人檢視自己的工作,常會覺得靠所得致富困難,想於短期致富更難,因此轉於想靠投資理財迅速累積財富,但是多少人真的因為理財而致富呢?以下是你在投資理財之前,必須先知道的重要理財觀念。

日期:2023-08-31

理財

「我的錢拿去投資幾乎虧光了,對不起!」前空軍輔導長告白:20幾歲虧損到崩潰時,我靠3方法走出來

不少讀者希望我分享,自己是怎麼從虧損大賠中走出來的。其實我內心一直默默抗拒分享這段經歷,因為好不容易把這傷整理、安頓好,現在又要跑到內心深處把它拆封。但我向來鼓勵大家透過說或寫出來的方式來放下傷痛,總不能自己卻把那部分藏得好好的,所以決定在此說說我是如何走過漫長的復原之路。

日期:2023-08-30

保險

專家提醒退休準備的隱含風險,教您如何透過保險保障在空頭市場拉起安全網

「你都用什麼工具準備退休金?」當被問起這個題目,許多投資人採用的可能是近年最流行的「定期定額存股」,儘管定期定額投入的確可以避開「擇時」的難題,但在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與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副教授宮可倫的眼中,背後隱含一大風險,那就是「準備工具過度集中」。

日期: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