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於世,死亡是注定的終點,然而最後一段路,人們應該怎麼走?插管吊命?靠機械呼吸?成為身體健康的植物人?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日期:2024-09-18
國際名導盧貝松監製、全程在台灣拍攝的動作片《台北追緝令》,九月底將在台、法兩國同步上映。在美國電影圈闖蕩三十年的台裔導演黃嘉智,首次回到父母故鄉取景,盼用作品得到家人認可。
日期:2024-09-18
編按:作者克里寇夫教授是美國著名的經濟學者、理財專家,他運用經濟學原理、高階演算法以及財富觀念打造了一個靈活、實用的財務決策框架「生活水準機器」,適用全年齡層和不同收入水準的使用者,幫助大家開始財務規劃的第一步,先清楚財務底層邏輯,才能降低生活風險,進一步提高消費能力與生活,克里寇夫教授稱它為「金錢魔法」。
日期:2024-08-20
醫療科技近年快速進步,台灣健保署對提升民眾的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向來不遺餘力,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繼去年健保署開放17項納入給付後,今年宣布再通過46項,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及其他手術。為兼顧健保永續性以及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商保與健保如何齊行發揮綜效也成為各界高度重視議題。全球微創醫療技術的領導者直覺公司(Intuitive)於8月10日(六)舉辦「商保健保齊行 新醫療科技導入曙光」論壇,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商解方。與會貴賓包含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與龐一鳴副署長、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暨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教授、安達人壽張志杰總經理、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以及今健康洪素卿總經理,期盼在新醫療科技時代之下,民眾能獲得更佳的醫療保障。
日期:2024-08-17
人一生中財務狀況和需求會隨著階段不同而變化,因此必要的理財規劃和調整至關重要。年輕人在剛出社會時應注重累積財富,購房和保險是重要的投資方向。而隨著年齡增長,要逐步考慮養老問題,提前規劃退休生活。書中引用李嘉誠的理財忠告,指出不同年齡層的具體理財策略。例如,三十而理、四十而獲、五十而享的理念,強調一個人無論年齡如何,都應該規劃好自己未來的財務。
日期:2024-08-02
在我們要開始討論怎樣的大腦最適合從事投資時,我希望各位也能運用這種記憶法來記住關於大腦的三個重要事實。各位可以把大腦想像成下午四點鐘在自助餐館排隊領餐的七十幾歲老人:又老、又餓、又不耐煩。
日期:2024-07-22
今(12日)立法院再掀表決大戰,國民黨團增列首案,黨團總召傅崐萁所提選罷法修法加嚴、要求罷免連署時附上身分證影本;民進黨團提案退回程序委員會、國民黨團則提議逕付二讀,最終,在藍白聯手狀況下,該案成功逕付二讀,由國民黨團召集協商。
日期:2024-07-12
6月初的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聚集全世界科技業大老,Computex已成為未來全球最重要的電腦展。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在謝金河主持的《數字台灣》節目中指出,「這次的Computex讓全世界看到台灣未來在AI時代扮演的關鍵角色。」他透露,明年Computex會有2個新的作法,一是邀請國際資本市場參加電腦展,並推出客製化套裝行程;二是邀請AI最重要的4朵雲,包括:Amazon、Google、meta、Microsoft的CTO(技術長)或者是CEO(執行長)共同參與、共襄盛舉。國票金控董事長魏啟林在節目中提出,台灣有非常好的條件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如果能這樣做,至少可以讓年輕金融從業人員擁有百萬年薪。
日期:202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