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技術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技術共有10000項結果
職場

2024怎樣走出舒適圈?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

既然叫舒適圈,離開舒適圈當然讓人不舒服。但這正是我們應該擁抱及接納的作法,而且應該保持下去。刻意製造機會,讓自己盡可能與恐懼面對面。我訪談的每個人都提供類似的建議:每天做一件讓你恐懼的事。接著再做另外一件,然後再換一件。這個辦法讓你足夠熟悉面對恐懼的感受,把恐懼漸漸縮小成為好奇心之旅的一個小角色。我訪談的對象多半都同意,我們因為缺乏自信而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裹足不前。我們降低對自己的期許,覺得自己達不到預期目標;而且習慣和好奇的對象保持距離。我們必須勇於站出來,相信自己的能力。如果我們不相信自己,如何讓其他人相信我們呢?

日期:2024-02-29

科技

把油車、電車全踩腳底…比亞迪新款油電車35萬、1周狂銷2.3萬輛!特斯拉如何應戰?

這是不給燃油車活路嗎?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推出新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秦Plus DM-i,售價為7.98萬人民幣(約新台幣35萬元)起跳,震撼中國車市,官方宣稱正式開啟「電比油低」新時代。根據陸媒報導,該款車上市1周後,訂單已來到2萬3590輛,成績十分亮眼。至於對手特斯拉,在日前公布全年銷量為180.8萬輛,即使再創歷史新高,但全球電動車龍頭寶座,仍被比亞迪搶下。

日期:2024-02-28

政治社會

前台積電老臣具名砲轟》美國晶片法案正傷害台灣及台積電!甚至還將「損害美國國家安全」

國際評論網站「評論彙編」26日刊出工研院前院長史欽泰、台積電前副總林本堅、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謝長泰聯名撰文,批評美國「晶片法」以高額補貼鼓勵台灣半導體製造商遷往美國,可能導致台積電創新動力流失、失去先進半導體製造主導地位等無意後果,恐損害台灣經濟甚至美國國安。該文題為「美國晶片法如何傷害台灣」,探討美國為因應中國大陸封鎖或侵台的供應鏈風險,以「晶片與科學法」提供520億美元補貼鼓勵半導體廠遷美的可能影響。

日期:2024-02-28

國際總經

養兒18歲要花多少錢?中國養育成本「超美趕日」只輸南韓,人口負成長下的經濟難題如何解?

隨著生活環境和經濟因素的轉變,全球生育率持續崩跌,少子化現象正在蔓延,即使許多已開發國家紛紛祭出育兒補助措施、生育獎勵等,仍難見其成效。其中,中國的少子化危機漸趨嚴峻,2022年、2023年,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人口已連兩年呈現負成長的態勢,有智庫研究發現,在中國養小孩的成本位居世界第2高。究竟在中國生兒育女的成本有多高?研究分析了幾項數字,以及中國人口加速萎縮的重要關鍵。

日期:2024-02-27

國際總經

繼OpenAI後,微軟宣布新AI模型合作夥伴,與法國新創公司Mistral AI達成合作協定

微軟(Microsoft)與 OpenAI 的合作在去年引發投資市場高度關注,但微軟在26日宣布,將與另一家歐洲人工智慧公司 Mistral AI SAS合作,且雙方達成了一項合作協議,目的在加速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

日期:2024-02-27

聰明理財

價差的世界不存在複利投資,當「股東」才有

交易市場,其實是人性賽局。多數投資人總是大賠小賺,因為抱不住股票,又克服不了心魔,且缺乏自律心態。獨孤求敗教你確實診斷手中持股、點出選股盲點,助你贏在停損、贏在修正、贏在加碼!

日期:2024-02-27

傳產

近五年完成百億前瞻基建 公共工程商機穩穩賺 救火續建北藝 老字號安倉登營建股新兵

暌違二十四年,又見營建股首次公開募股(IPO),成立近五十年的安倉營造專攻公共工程,從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到碧潭堰工程,都繳出佳績。

日期:2024-02-27

科技

美國直擊〉劍指台積 「不在台灣也能做出最先進半導體」 揪台廠、牽安謀 英特爾強攻代工

在台積電攜手日本政府啟用JASM前三天,英特爾高調舉辦了晶圓代工服務大會,攜手美國政府強調晶片製造實力。英特爾這三年做了哪些改變,藉此爭取客戶青睞?

日期:2024-02-27

科技

日本展望〉盼從失落三十年重返全球業界列強 兩大亮點計畫 舉國拚半導體黎明

台積電三巨頭親臨見證,與日本經產大臣等政府高層共同宣布熊本廠JASM啟用;以全國之力要助台積電日本廠成功,日本政府如何抓住台積電設廠帶來的機會?

日期:2024-02-27

科技

最神祕AI妖股 美超微 憑什麼夯?

(今周刊1419)有一家公司,過去一個月來,股價幾乎翻倍,今年以來大漲超過200%,去年一年漲幅超過776%,股價與漲幅都已經超越AI龍頭輝達。但是,這家公司掛牌上市16年多,卻直到最近一個多月,才開始獲得華爾街追蹤,券商、投銀報告一出手,就是比誰的目標價高。這家公司,就是美超微。它是做什麼的?有什麼特色?又有什麼歷史?《今周刊》為讀者一一解析。

日期:2024-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