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台積電 兆豐金 股市 00929 航運股

找出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找出共有4669項結果
焦點新聞

年後想跳槽?專家教戰「自傳分4段、面試1分半」 想加深面試官印象可以這麼做!

每逢年後,正是許多上班族跳槽、轉職的時機點,不過,求職時要想讓企業或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該怎麼做?又有哪些眉角需要注意呢?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何啟聖強調,絕對不要認為面試是「你問我答」,並分享「自傳分4段、面試1分半」教戰守則。

日期:2022-01-25

健康

腦動脈瘤沒破裂前,95%沒有症狀...神經外科醫師點名11種人要提防

醫師表示,腦中風的治療近幾年無論是內科的藥物治療,還是外科的手術治療都有突飛猛進的進步。像是效果好、意外出血的風險更低的藥物被開發出來,以及經由腦血管導管直接將血栓取出,延長了腦中風治療的黃金時間的方式。但無論如何,發生腦中風時,搶時間趕快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準則...

日期:2022-01-25

科技

元宇宙為何那麼夯?從校園創投基金Rookie Fund,發現Z世代新商機

一支由學生主導投資的創投基金,專門投資畢業五年內的新創團隊,成立至今六年,年化報酬率高達28%。如果忽視這股年輕勢力,你可能將會錯過世代交替所帶來的商機。

日期:2022-01-25

心法與觀點

存股助理第122期︱投機性資產泡沫破滅,這一種存股族受傷最慘重!

《存股助理電子報》一直對超高本益比、超低殖利率,或者根本沒有獲利的熱門高科技股或投機性資產戒慎恐懼,不過,這次投機性資產泡沫的破滅,仍造成全球股市動盪,存股池也出現了一些災情。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麼辦?

日期:2022-01-24

教育

進入心流狀態的鑰匙,不同大腦的開關分別是…

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再大的優勢也會慢慢變為劣勢

日期:2022-01-24

全台防疫報導

別把Omicron當感冒!這2類人重症率還是很高 疾管局前局長:台灣要和病毒共存要等「這時候」

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單日爆發82例本土確診,全台7縣市都有確診足跡,不明傳播鏈與感染源持續增加中。前疾病管制局局長蘇益仁今受訪時直言,台灣已經無法靠精準疫調圍堵病毒擴散,只能尋求被動「減災」、難以主動「清零」,應觀察新冠病毒「流感化」的速度與趨勢,透過疫苗與抗病毒藥物,與病毒和平共處。蘇益仁強調,台灣仍有20%左右長者尚未接種基礎劑,且「65歲以上長者」及「高危險群人口」兩族群,即使接種完二劑仍有高比例重症率與死亡率,直言台灣目前還沒滿足與病毒共存的要件,呼籲民眾仍要確實防疫、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

日期:2022-01-22

政治社會

一夜暴增60例確診》前台大感染科醫師:英國這4週4739人死亡...醒醒吧,這不是小感冒

編按:國內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桃園電子廠「亞旭電腦」昨(21)日晚間一口氣爆出60例新確診個案;桃園市長鄭文燦今(22)上午地方防疫會議表示,昨天採檢1005人,其中63人確診,加上之前6人,另尚有1人在返國時採檢確診,總計達70人確診!對此,日本旅遊部落客、前台大感染科醫師林氏璧在粉絲專頁上分析Omicron致死率,提醒國人打疫苗對於防止重症死亡具有明顯效果。兩劑很好,三劑更好。50歲以上差別更明顯,更需要第三劑。疫苗沒打好打滿,別奢言與病毒共存。

日期:2022-01-22

情感關係

連自稱「我家沒問題」的夫妻,40歲後也為小事鬧離婚...訪問1萬名中年人,他給已婚人士的忠告

編按:為了撰寫本書,作者從認識的3萬多名商業人士當中,挑選了1萬人深入訪談,其中包含了知名企業的社長、幹部,也有大小公司的中階主管,或者以個人品牌走跳的人。他發現50、60歲的受訪者中,最多人後悔自己在40多歲的階段裡做錯選擇;而且愈拚命工作的人,愈容易對40歲的人生感到後悔。

日期:2022-01-22

全球股市

投資1元回收56元!投資大師約翰‧聶夫:不管漲或跌,溫莎基金從一而終的7個選股指標

編按:約翰‧聶夫齊名華倫.巴菲特、彼得.林區,在他作為基金經理人的輝煌職業生涯中,他無視一般人追捧的大型成長股,轉而選擇價格低廉、表現不佳的股票——最終也證明了他獨具慧眼。在擔任先鋒的溫莎基金和雙子星雙基金的投資組合經理的31年中,他於不同的市場週期下擊敗了大盤22次,同時將初始股份增加了55倍。當溫莎基金於1985年停止對新投資者開放時,它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共同基金。

日期:2022-01-22

生活消費

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創新設計行動」再升級 共同凝聚地方最亮眼的模樣

當地方創生成為社會顯學,促成各個社區躍躍欲試,無不盼望透過創生計畫翻轉地方能量、創造經濟價值。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之初,即以實踐社會責任出發,深入社區部落、城市邊陲以及資源相對匱乏的地區,近年著眼於地方產業發展極需跨領域人才的參與,因此透過本計劃接連促成社區及大學設計團隊的合作,運用創意讓社區更加活絡。

日期:2022-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