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找不到最新與熱門精選文章

熱搜關鍵字:找不到共有2553項結果
職場

投履歷被已讀不回、面試沒錄取...不是你表現差或競爭者多 其實根本不缺人:但企業為何要開幽靈職缺?

你曾經有投遞履歷卻換來無聲卡的經驗嗎?或是好不容易經過筆試、面試等層層關卡,最後卻不知道為什麼沒被錄取?有時候,這並非是另有競爭者或是你哪裡做錯了,而是你應徵的職缺其實並不存在,也就是「幽靈職缺(ghost job)」。

日期:2024-09-22

生活消費

高鐵「隱藏版優惠」只到今年底!線上訂票88折 為什麼找不到?過來人提醒:APP要用對

台灣大眾運輸十分方便,不少人跨縣市旅遊為了節省時間,會選擇搭高鐵。不過近日有網友發現,高鐵APP訂票竟有隱藏優惠,引發熱烈討論。

日期:2024-09-22

航空城客運園區

史詩級航空城啟動副都心 大園客運現絕版地王

號稱台灣史上規模最大、量能最強的航空城計劃,在2021年正式啟動,未來將串起青埔、大園、桃園機場,三位一體成為32萬人口的新興都會區,而航空城計畫將挹注5千億資金,創造2.3兆元產值,提供20至30萬個就業,然而占地超過4500公頃的國家級開發,在航空城建設即將進入實質開發階段,計畫中的客運園區,成為第一個受惠的重劃區。

日期:2024-09-19

金融

【幫客戶找解決方案】 凱基證券傾聽客戶需求 勇奪財富管理八項大獎

近幾年金融投資亂象多,多數業者以銷售產品為導向,今年初甚至衍生出全民瘋搶高股息ETF的怪異現象。凱基證券不以單純產品銷售為導向,而是透過傾聽客戶投資理財需求出發,結合金融科技,提出豐富多元方案,回應客戶需求,全面解決客戶痛點,獲得今周刊第18屆《財富管理銀行暨證券評鑑》年度評比八項大獎肯定,獲獎總數為證券業最大贏家。

日期:2024-09-18

國際總經

港股的末日景象

香港許多向來最具代表性的標的,都在不知不覺中式微;現在回頭一看,香港本地財團才是這一波香港調整下的最大受害者。

日期:2024-09-18

健康

三成受訪者不清楚預立醫療決定 全國簽署率僅0.4% 人生必修的安寧善終學

人生於世,死亡是注定的終點,然而最後一段路,人們應該怎麼走?插管吊命?靠機械呼吸?成為身體健康的植物人?其實,還有別的選擇。

日期:2024-09-18

科技

AI助手Copilot+ PC神助攻 ASUS Vivobook S 15讓浩爾看見翻譯的更多可能

今年年初網路瘋傳一個短影片,內容是丹麥總理在國會上講出爭議言論,正在「全球串連早安新聞」Podcast上介紹這則新聞的浩爾覺得不太對勁,「這太不符合我的新聞直覺了,怎麼可能說出爭議性言論時,底下的國會議員們還談笑風生?」他接著用手上的ASUS Vivobook S 15筆電,打開上面的即時字幕(Live Captions) 功能,將丹麥語翻成英文,看過之後才發現這是一則假新聞。浩爾迅速在節目上揭露這則新聞的真相,並即時在群組中闢謠。

日期:2024-09-18

科技

「台積電在竹科是老大,在鳳凰城並不是」 為何有專家認為,台灣不能對美國有求必應,而應該要互惠?

熟悉美國科技業生態的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認為,從商業邏輯來看,美國找台積電去亞利桑那州設廠,毫無道理可言,因為美國市場的消費者不是直接買晶片,而是搭載晶片的終端產品。從消費電子產品的生產流程來說,從半導體生產、封裝到最後產品組裝,到今天都是由亞洲執牛耳。其次,台積電「在竹科是老大,講一句話大家都過來,但在鳳凰城英特爾才是老大,不是台積電,它講一句話沒人理它」。楊應超觀察,台積電在鳳凰城有三大人力問題,第一是成本高,第二是一流人才都被英特爾挖走了,第三是外派當地的台灣員工可能三年約滿後就跳槽,等於台積免費幫同業訓練人才。楊應超也強調,台灣既然是美國的盟友,就不宜對美國有求必應,盟友關係應該是雙向互惠的。美國既然需要有世界級半導體實力的台積電去設廠,台灣應該對等要求美國提供我們需要的資源,不論是國防軍備或其他領域的東西。「在國際事務上,最重要的就是,拳頭大就是實力。台灣是有實力,真的要好好把握住,不要放棄這麼好的實力。」

日期:2024-09-17

傳產

科技永續轉型 高雄城市新經濟 兆元市長帶領高雄起飛 成為南臺灣領頭羊

高雄市長陳其邁參加由今周刊舉辦的「智慧永續 產業創新」前進大南方論壇中表示,順應產業發展趨勢,半導體聚落、先進封裝在南臺灣都已成熟,AI城市運用及製造也以南臺灣作為起點,帶動臺灣產業轉型,整合臺灣的硬實力及軟實力,為南方產業發展打造堅實的基礎。

日期:2024-09-16

美食旅遊

40歲當交換生,一圓北歐留學夢! 旅遊記者觀察「滿街充電樁」的挪威減碳日常

疫情帶來許多改變,旅遊作家黃小莫學生時代就有出國夢,但因經濟不允許,趁疫情空檔重返校園,40歲的她前進國立中山大學攻讀研究所,2023年還申請交換學生計畫到挪威一圓留學夢,順勢考察她深感興趣的北歐永續發展實況。

日期:2024-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