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政策,如慷慨的產假及育嬰假、兒童福利等,確實能鼓勵父母生更多孩子。但這樣的正向拉力不夠大,且極為昂貴的代價也讓政府發現這些政策很難長久推行下去。無論如何,小家庭同時也與自我賦權有關聯—褪去那層繁衍後代的社會責任,轉而著重在實踐自我敘事—即人生(如同臉書試圖影響我們的)。
日期:2021-07-01
亞洲老虎們在短短數十年間,就讓地球上很大一部分的人口脫離赤貧,這絕對是名副其實的奇蹟。但爆炸性的成長,卻也有其代價—社會無法像經濟那樣快速演化,舊時代的價值觀與新現實產生衝突。預料之外的後果,打亂了政府的如意算盤。如同多數現象(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感受最深的,往往就是年輕人。
日期:2021-07-01
《今周刊》14日發表台灣生育意願大調查,結果發現,有67%受訪國人不打算生小孩,最大原因來自經濟壓力。至於最能觸動民眾生育意願的三大解方,是公共托育、幼兒園學費減免及育兒津貼。
日期:2021-04-15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出席捷運科技大樓站瑞安段公辦都更案上梁典禮,他致詞時表示,北市的市容比不上中國大陸一線城市,很多人抱怨台北市「長得很難看」,市府未來將加快公辦都更的腳步,盼帶動北市城市空間的重新規畫。
日期:2020-12-21
高雄日前傳出一起從事保全業的羅姓男子涉嫌誘騙14歲少女的社會事件,引發全台關注,家長們擔心自家孩子也碰到網路交友詐騙,但該如何保護孩子,預防被綁架?戀童癖又有什麼特徵?兒科醫師徐嘉賢在粉專「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發文,教導父母要如何保護自家小孩。
日期:2020-09-03
在與孩子談論理財時,請務必提及「時間」的重要性。孩子未來還有10年、20年、30年要走,這是他們最大的優勢。
日期:2020-06-23
日本早在九○年代末期,因為泡沫經濟崩壞,企業縮減人事成本,連續數年出現年輕人求職困難,不得不暫時打工謀生。然而原本「暫時」的打工卻無限延期,時至今日,這些失業潮世代的青年打工族已成了「中年打工族」。他們因為找不到一份穩定的正職工作,被迫放棄戀愛、婚姻、生育、人際關係、房產,不斷失去一切的人生,看不見夢想和希望……台灣近年來除了青年失業率不斷增加,整體經濟環境也和日本一樣處在薪資停滯不動的貧窮循環危機。日本社會面臨的難題可能成為台灣社會未來的寫照,甚至此刻台灣也許已踏上相似的路途,而這本書將為我們帶來警醒與思索。因為在一個健全發展的社會中,沒有一個人該被拋下。
日期:2020-05-18
去年四月,台積電曾在中部科學園區通往台灣美光的路上插滿徵人旗幟,因為針對性強,引起科技圈熱議,也顯示科技大廠搶人才的白熱化戰況。這三年,外商在台灣接連設立研發中心,徵才規模年年擴增,本土廠商因而面臨極大的「固本」壓力。
日期:2020-05-13
在高齡化社會中,許多六十五歲的「銀髮族」,身心狀況仍相當硬朗健全。因此,新北市率先開放寄養家庭家長年齡天花板,讓更多「高年級」家長,能為需要安置的兒少奉獻一己之力。
日期:2020-04-08
台灣人從小唸一堆沒有用的書,許多人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唸一個考不上的公職,建築商建設了一堆沒人住的房,然後政府(不分藍綠白)加碼建設公宅。台灣整個社會都在做一些極度沒有效率的事情!
日期: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