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雅加達幾天,對於這個曾經由荷蘭人統治三百多年的國家,初步有一些印象!我試著去找台灣和印尼的共同點,其中之一就是台灣和印尼都曾經由荷蘭人統治過,台灣的荷蘭人在1624年,印尼的荷蘭政府則持續到二戰之前。昨晚在餐廳吃飯,看到一個乾隆六年的匾額,我仔細看了很久。
日期:2025-04-18
我們總以為體重上升,是因為吃太多、動太少。但過了三四十歲,越來越多人發現,明明吃得不多、運動也開始規律,脂肪卻依然穩穩堆積。體重計上的數字像故障一樣停不下來,腰圍、血糖、膽固醇悄悄一起上升。我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自律不夠,是不是不夠拼?
日期:2025-04-17
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如核彈般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對中國甚至提高到145%,儘管其他國家暫時獲得90天的喘息,但看在台灣電子業高層眼中,「關稅政策改變,意味著你原本在東南亞或中國的製造優勢被瞬間打掉。」
日期:2025-04-16
股市近來大漲大跌、震盪不斷,而這兩檔高股息ETF,竟然是最抗跌,最適合害怕資產發生虧損的膽小投資人持有。仔細看完今天這支影片,就讓你知道這兩檔高股息ETF,到底適不適合持有。
日期:2025-04-16
南韓當地時間15日上午8時15分,一架原定從濟州國際機場飛往金浦機場的首爾航空班機,正在滑行道上準備起飛時,一名女乘客強行打開機艙右側前方的緊急逃生門,導致逃生滑梯彈出,令客機中斷起飛,機上當時載有202名乘客。
日期:2025-04-15
美國總統川普在宣布對等關稅後,於9日突然宣布,沒有對美國採取報復的國家暫緩90天,期間只徵收10%的對等關稅。對此,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狠酸國民黨立委許宇甄還說要報復美國,「難道台灣要像中國被加徵125%關稅嗎?」(註:美方證實中國關稅已達145%)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王國臣也指出,如果傻傻像中國一樣報復,現在台灣就被排除在暫緩名單之外,中國自顧不暇,還想賺他錢?王國臣指出,隨著中國經濟問題加劇,一旦演變成金融風暴,台灣更應該要嚴防外溢效果衝擊。這次川普的關稅政策大轉彎,有部分外媒認為美債被拋售可能是原因之一,美國白宮國家經濟顧問委員會主任哈塞特(Kevin Hassett)證實,債券市場波動,不是川普政府暫緩關稅計畫的直接原因,但確實讓決定「多了一點緊迫感」。而王國臣則是分析,川普歷次課稅的軌跡指出,川普每次都喊完課稅又暫緩,只有對中國課稅每次如期執行。
日期:2025-04-14
美國宣布新一波關稅豁免名單,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到高雄與產業座談,市長陳其邁為鋼鐵螺絲業發聲,盼公共工程管制中國鋼鐵,另建議調降央行存款準備率,產生更多資金動能給銀行幫助企業。卓榮泰說,銀行準備率牽一絲動全身,回去要跟央行好好討論;至於台灣何時進行下一波談判,完全不是操之在我方,這周要用最快速度通過特別條例及預算,將嚴防洗產地,啟動反傾銷調查。
日期:2025-04-13
編按:川普關稅亂流來襲,台股在清明連假過後4/7,上演了黑色星期一的戲碼,收盤重挫2065.87點,創史上最大跌點、跌幅紀錄。電子傳產金融無一倖免,超過千家個股跌停作收。就連0050、006208等26檔ETF也難逃跌停命運;台股連3天狂瀉,跌掉了將近4000點,所幸4/10凌晨(台灣時間),川普放話延緩關稅90天,美股應聲大漲,台股開盤(4/10)大漲,0050、0056、00878、00713、00919等ETF皆高掛漲停。川普一個Move就能左右漲跌,後市還是滿滿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亂世中,投資人到底該如何布局?高股息ETF還能存股嗎?
日期:2025-04-10
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海嘯來襲,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9日聽取中央研究院社會所研究員吳介民報告「解放日關稅:解題與方案討論」。賴清德在聽取報告後表示,過去說只有台積電在台灣,台灣才有矽盾可保護,但他跟吳介民的想法比較接近,投資「脫中入北」,這個過程是很正面的,台灣終於以自身的經濟實力得以立足台灣、布局全球,形成「全球台灣」。賴說,政府第一時間就推出涵蓋不同產業的9大面向、20項措施,從融資、產業扶助、出口手續減免、單一諮詢窗口、安定就業到開拓多元市場等手段,至少新增880億元的預算。「若獲得在野黨支持,可以盡速上路,扶助第一時間受到關稅衝擊的產業,也作為中長期台灣調整轉向的開始」。賴清德表示,面對忽略我方在供應鏈上關鍵位置的關稅政策,會持續與美方密切溝通協調,透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維護我國企業的公平競爭地位。
日期:2025-04-09
(今周刊1477)川普關稅政策重擊全球,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銜命領軍談判小組,全力與美方交涉。面對不合理的重稅,她不只要務實爭取產業最大利益,更盼促成台美互利的新合作關係。
日期:2025-04-09